顺丰创始人王卫:顺丰优选路漫漫 试水电商将是不归路?
2014-08-31 10:56:05 责任编辑:林一 来源:站长之家
被粽子撞了一下腰
2009年,浙江嘉兴顺丰区部获得了一个额外的收获,卖掉了100多万的“五芳斋粽子”。速递员借助端午节契机,将耳熟能详的五芳斋粽子推销给江浙沪一带的顺丰客户,端午节几乎家家都会吃粽子,这算是刚需,再加上“包邮”吸引,成交率自然会高。
这次误打误撞的销售尝试,让顺丰敞开了思路,之后便用相同的手法在中秋节卖月饼,在春节卖年货,就连大闸蟹也如此推销,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0年时一个端午节能卖500多万的粽子。更令人称道的是,顺丰并没有承担太多风险,只是借助自身配送的优势,建立同客户的信任关系,推销显然自然而妥帖。
上述故事是顺丰某位离职员工的亲身经历,并说“卖粽子的成功尝试直接将顺丰送上了电子商务的道路”。
今天,顺丰优选把“配送员”特别定位叫“客户代表”,而“客户代表”是销售领域的职位称呼,说到这儿你便知道“客户代表”背后的意义了。
推销粽子的成功经历和“客户代表”的由来,给我们带来启示,王卫定然会想到他那浩浩荡荡的15万大军——除了帮人递送东西,还可以自己卖粽子,当然还可以卖更多产品。
优选的坎坷前世
在成功推销粽子以后,顺丰顺势推出了“E商圈”计划,并于2010年8月投入运营,主打健康生活网上购物,销售食品(包含粽子)及少量3C产品。同时并在深圳布局便利店业务,试图尝试O2O模式,即网上下单后可到门店自提,也可到门店体验产品后再回到网上下单,实现双向互通。
理应这是一个完美的闭循环模式,但该业务并没有取得如期目标,现今“E商圈”早已关闭了内地业务,收缩战线至香港。
2012年3月,顺丰上线了高端礼品平台“尊礼会”,销售各类消费卡、保健品、工艺品等,主要面向中高端商务人士。这其实是“E商圈”的升级版,仍试图通过O2O的方式锁定高端礼品市场,然而上线不久便停止了运营,网站至今仍是“测试中”。
无论是“E商圈”还是“尊礼会”都有两个共同特征,一是从礼品市场切入,复制先前的成功经验,二是尝试O2O模式,但均失败,为什么?
人都有自身的盲点,哪怕他在某行业有绝对的经验、优势,而到了另外一个陌生的领域同样也会茫然、跌跤。
第一,卖粽子的经验难以批量复制。卖粽子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节日性的刚性需求加上送上门的配送、结款服务,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E商圈”试图在终端上架更多日常用品来增强竞争力,以发挥配送员的推销能力,但现实的竞争环境告诉我们,消费者完全可以去货物更全、价格更低的地面超市,也可以去已锁定人们购物习惯的1号店或淘宝消费,归根结底E商圈并没有给消费者足够的购买理由,尤其是在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再看看高端礼品市场,很难想象顺丰和全国数万家的礼品公司争抢生意该是怎样的情景,更何况“礼品”是一个中国特色的“关系市场”,绝非搭个网站再整合些货源就算完事了,这块市场分散且杂乱,消费者更不会因为配送快而选择你的礼品。
第二,O2O模式的代价太高。如果尝试O2O,首先要有足够多的门店,如果只经营常温商品,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很难满足,会流失客户,如果增加生鲜食品,务必要建立冷链物流和配送,超市终端也要配置冷藏设备,可以想象这是一个怎样的资金和资源的投入,何况顺丰在冷链市场上的耕耘也不是很深入,尚未做好完备的战略准备,幸亏“E商圈”退守香港,否则将是一个无底洞。
两个项目相差1年多,但失败的道理几乎是相通的,也反应了人性的弱点,我们总是习惯性的过度相信自己的优势,做出过于乐观的判断和尝试,结果往往是摔跤。
武侠片里经常会有这样的情景,他若想练就一身绝世武功,要先忘掉过去的武功,甚至要忘掉自己是谁。现今的商业环境瞬息万变,纷繁复杂,当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时,同样需要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自身和市场。
踏上“正道”
现今,顺丰优选定位是“全球美食优选网购商城”,目标相比之前更清晰了。
刘淼在任时曾坦言“原计划开通北京业务后,将开通上海、广州等业务,并大刀阔斧的加速扩张,但上线几个月以来,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成绩,我以为凭借顺丰的品牌,成绩至少不是现在的样子”。
可见,顺丰的品牌效应并没有延伸到终端的零售市场,电商的本质还属于零售业,配送优势不足以构建核心竞争力,完美的配送仅仅是锦上添花。
李东起上任后做了些战略调整,现在看是明显有效的。第一,重新定位优选,扩充品类、继续增加SKU,这无疑丰富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第二,加深整合物流和配送服务,到目前优选已共享了顺丰航空、干线等资源,其次是强化配送队伍的“作战力量”,配送团队和配送设备独立运营,标配冷藏车,为了完善售后服务,每位客户代表标配一台iPad。
2月26日,优选宣布开通上、广、深三地配送业务,短短三周内流量大涨近100%,与此同时,其他竞争者的流量却下滑20-40%,可谓初战告捷。
然而,顺丰优选距离最终的成功还有距离。
王卫的不归路
王卫曾说过“顺丰优选是一个不能失败的项目”,因此摆在其面前也只有一条路“杀出重围,绝地逢生”。
而前两年的跌跤已证明了这条路并不好走,目前仍然问题重重:
第一、定位不清晰,产品无优选。
优选全名叫“全球美食优选网购商城”,从字面理解其意在做一个聚合国内外美食商品的销售平台,然而其网站上却重点推荐了太多和美食无关的商品,很难理解各类奶粉和保健用品和美食有什么关系,尤其“美食用品”栏目里陈列了大量的“锅碗瓢盆”,和美食关联的也很牵强。唯一可以证明其欲布局全行业产品,难道他的终极目标是扩充到日用百货?而1号店在前面一绝骑尘,天猫超市后劲十足,京东仍在继续跑马圈地,顺丰优选究竟意欲何为。
其次,优选标榜以进口商品为主,但搜遍其网上商品,得知进口商品的比例在逐渐降低,也就是国货产品的SKU在不断提高,相应的价格也不再高端而是更加大众化,从某种角度上看有些类似中粮集团的我买网,这里面又究竟隐藏了怎样的战略?
第二、运营无优选。
网站主页导航里有六个频道,依次是时令优选、生鲜专区、寰宇美食、健康养生、红酒廊、雅扑会。
“时令优选”并非是一个和生鲜有关的频道,而是一个茶叶专区,且是相对高端的礼品茶,单价数百甚至上千,这个频道徒有其名,更不适合做礼品。
“健康养生” 和“环宇美食”是不错的命题,只可惜内容多是从其他媒体摘来的“旧闻”,既没有和商品形成关联购买,也没有体现SNS的互动性,价值不大。
“雅扑会”意在传达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态度,以期教育消费者,这实属有些画蛇添足,教育消费者的最佳武器是“优质商品和优质服务”。
第三、竞争对手竖起“挡箭牌”。
客户数据是电商企业的核心机密,顺丰做电商会让其他同行格外警惕,因为你掌握了别人的核心数据,客户信息、购买记录、消费价格均在你的掌握之中。虽然做电商会带来业务,这类竞业大忌也会让你失去大片业务,如果今后继续扩张版图,和更多同行们争夺市场,那么将会有更多同行们减少顺丰速递的业务量。
顺丰跨界做电商给了我们太多想象空间,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这个市场对王卫来说会是进退两难。
如果是借道优选布局冷链市场,那么这个借道成本显然太高,倒不如直接布局冷链更省事、更省钱。如果野心是做综合的购物商城,那么前方不仅众敌林立、高手如云,后院还要面对丢失业务的被动局面。如果是想做美食购物商城,那么就需要专注在美食领域深耕细耘,但现在看来显然不是这么做的。
更何况,随着各地业务的不断开放和异地冷链计划的落地,顺丰将逐渐把自己推入深水区,整合难度也将加大,如何平衡扩张和稳健、投入和产出,都将是摆在王卫面前的难题。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4年全球卫星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2900亿美元
?卫星产业是指围绕人造卫星的研发、制造、发射、运...[详细]
-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4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2043亿元
- 童锡来:中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投融资分析
- 何乐:2024年中国体外诊断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 刘海晶:2024年中国区块链行业技术发展分析
- 李明俊: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437亿元
- 韩艳婷:2024年中国数据中台行业全景图谱
-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4年全球钠离子电池行业市场规模将达6.1亿美元
- 蔡志濠:2024年数控系统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