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4月2日

河南义昌大桥:存留桥墩未见箍筋 设计还是施工有问题?

 2013-02-07 11:09:05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设计还是施工有问题

河南交通厅旗下一家公路企业的高管高管坚称义昌大桥的设计和施工没有问题,“桥梁要求不承受横向的、水平的拉力”。

不懂桥梁结构的人也知道,爆炸所形成的冲击波朝向四面八方,自然有水平方向的力冲向桥梁,一般民用桥梁的设计是不考虑爆炸条件的。

但桥梁设计却不得不考虑抗震要求。地震荷载也是三维方向的,纵向和水平的都有。而且,世界各国对桥梁的抗震设计都是强制要求的。

前瞻网记者了解到,中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可划分为三代,分别是1977年实施的第一代《公路工程抗震社会规范》(1977规范),1990年开始实施的《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1989规范),和最新一代的2008年的《公路工程抗震设计细则》(2008细则)。

交通部出台的“1989规范”中的第3.4.4条规范要求,抗震结构体应具有明显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路线;钢筋混凝土构件应合理选择尺寸,配置钢筋,增加延性,避免剪切先于弯曲破坏和钢筋锚固粘结先于构件破坏等。另外,第10.5条规范列出了抗剪能力由式计算方法,刚框架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水平能力和许用延性系数。

上述专业人士指出,“延性”就是指混凝土构件的抗拉(水平方向)能力。第10.5条的规范列出的计算公式中的“抗水平力”,就是依靠混凝土、纵向钢筋和箍筋共同起作用的意思。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桥梁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健新教授在《汶川地震及中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变迁》一文中指出:“通过结构潜在的塑性绞区域的钢筋(尤其是箍筋)的配置,提高核心混凝土的约束程度来增家结构的塑性变形能力并保证结构的承载能力,这种设计成为延性设计,其实质就是用结构加大的位移和刚度的降低来换取较低的地震力输入。”

“桥墩没有或者缺少箍筋,不是设计单位马虎就是现场施工偷工减料了,至少是抗震的能力没有达到规范要求。”上述专业人士指出。

义昌大桥所在的洛三高速(洛阳-三门峡)于1998年1月开工,而当时实行的1989规范中已提出了关于增加延性的要求。

刘健新教授表示,根据建造时间,义昌大桥应该适用的是“1989规范”。该规范对增加延性没有具体地规定,也只是在系数上考虑了延性,概念和计算公式上不清楚。“(虽然)没有具体的说,作为构造来说,应该有箍筋的,不是说一根都没有,那就不是桥墩了。”

企查猫

根据现场图片,刘健新教授表示桥墩的箍筋是看不出来的。但他表示无法做出严格意义上的否定判断。他强调,如果把断裂桥墩剖开来察看,所做判决的依据会更科学、更清晰。

与刘建新教授相比,上述业内人士的判断则更为明确:“照片上显示的断裂桥墩,可以看出部分钢筋已经被拔出,钢筋和混凝土接触的断面是清晰可见的,断面清晰可见的情况下,80厘米长的桥墩内,没发现箍筋,那就肯定是有存在问题。”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