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广东稀土整合背后 重重难题如何破解?
2013-04-24 11:34:19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稀土行业整顿风波此起彼伏。据前瞻网记者了解,近两年随着一系列产业政策出台,稀土资源引起资本市场关注,一度被A股市场爆炒。如今,铅华洗尽,稀土板块不再独领风骚,但产业整合的步伐却从未停止北方以包钢一家独大的轻稀土整合已无悬念,南方则以中重稀土领军呈现群雄逐鹿格局。
在南方稀土产业中,广东省的整合路径备受关注,抛开“资本暗战”、“央企与地方国资之争”等常见诸报端的说法,而位于稀土矿区一线,产业整合背后的真实面貌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进产业第一站:世界客都广东梅州。
中国南部,4月雨水洗过的青山郁郁葱葱,如果不细心留意的话,路人可能很难发现草丛间的塑料导管。这些导管将一种含有硫酸铵的药水输送到山上并灌注到山体中,含有稀有金属元素的渗透液体从山底的洞口流出,汇入沉淀池,再经过几道工序,就完成了初级稀土产品的开采。
此处正是梅州市平远县,这里是广东省最早开采稀土的县。据悉,梅州市上报的梅州稀土新材料产业入选2013年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随着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平远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就能实现50亿产值的稀土梦,并带动500亿稀土应用产业规模。蓝图尽管宏伟,但平远县正面临着一些难题,这些问题在其他区域稀土整合中也普遍存在。
采矿证合并难题
在广东全省经审批发放的4个稀土采矿许可证中,平远就占其二。平远县也是广东省最早完成稀土产业整合的地区,早在2007年省国资旗下广晟资产经营公司就介入该县2家大型稀土采选、冶炼分离企业的重组。
然而,平远县稀土产业整合只停留在产业链前端的矿山开采、分离冶炼环节,50%以上的稀土产品出口国外,本地稀土深加工产业发展相对薄弱,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甚至,矿区整合过程中,就连旨在解决矿区内矿权重叠问题的两张采矿证合并一事都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成行。
没有挖掘机,没有矿洞,甚至鲜见矿工,这就是平远县华企稀土实业有限公司旗下的黄畲稀土矿区。平远县两张稀土采矿证均在这家公司手中,两张采矿证共7个采区,年生产稀土氧化物500吨。其中,仁居稀土矿采矿证为国土资源部颁发。
“一张采矿证要比两张好。”平远国土资源局一位官员说,由于一家企业同时拥有两张采矿证且均在同一矿区,矿区内矿权重叠,存在多点开采及资源储量与开采规模不协调的问题,对原持有的采矿权证范围及周边矿产资源进行整合势在必行。
仁居-黄畲稀土矿区是广东省的重点整合矿区。2008年,省国土资源厅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意见的通知》以及《广东省主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总体方案》的要求,对上述矿区、矿权中实为一矿两证的仁居稀土矿与黄畲稀土矿进行合并整合为一个矿区。
前瞻网了解到,按照规划,整合后由原来的仁居-黄畲稀土的7个分散区块连成一片,形成一个统一的整合矿区,采矿区面积由原1.4平方千米整合为10.1平方千米,保有储量约2万吨氧化物,生产规模由原来的年产22万吨达到年产80万吨的矿石量,该方案已于2011年5月得到国土部的认可批复。
根据整合方案,华企公司按照项目建设政策、法规要求,认真开展了整合项目资源核查、建设方案可行性研究、环保、水保、土地复垦、水资源利用方案等一系列技术方案的制订与申报评审工作。同时,在原有采矿许可证内,开展了技术改造和大量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在国家主管部门开展的稀土企业环保核查和行业准入审查中,成为目前唯一一家通过环保核查和行业准入的南方离子型稀土开采企业。
然而,矿山整合工作开展历时近五年,华企公司依然未取得整合后的采矿证,企业后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究其原因,并非主管单位不予批复,而是其他行政部门审批程序出现卡壳。
“证一直办不下来,主要是没过环评关,不是环保不达标,而是少了一纸立项批文。”华企稀土一位负责人表示,两张采矿证合并需要通过环保部环评,而环评需要发改委立项的批复文件,但由于仁居-黄畲矿区历史问题复杂,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存在,发改委无法批复立项。
平远县稀土资源开采始于1985年,80年代后期达到高峰,持证矿山一度多达60多家,稀土氧化物生产能力最高时达2000多吨/年。2002年后,稀土矿山经过整顿规范,由60多家整合为2家。2008年3月后,2家稀土矿山开展资源整合,全部由广晟公司统一进行开采、加工,整合完成后稀土氧化物生产规模可达2200吨/年。
“因为经历了集体所有制、民营以及国企多个阶段,很多立项所需文件都无从寻找了,所以这件事就一直这么悬着。”华企稀土有关负责人显然有些无奈,“这好比是船开出渡口,已经到了河中间,就是不给靠岸。”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我国氢气压缩机行业上市公司数量不多,主要包括开山...[详细]
- 蔡志濠:2024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全景图谱
-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4年中国大模型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5亿元
- 温杨洋:2024年中国无人机行业应用情况分析
- 韩艳婷:2024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等)
- 蒋金成:中国丙烯酸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
- 李明俊:2024年中国担保行业需求市场分析
- 柯素芳:2024年全球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市场增长潜力较大(组图)
-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4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行业市场销售规模将达到1064万辆
- 吴小燕:中国数据中台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