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矿采空致山崩地陷 2020年损失将达850亿
2013-07-08 11:21:35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家园被毁 村民被迫多次搬迁
兑镇镇郝家寨村位于山西产煤大县孝义市的西部山区。该村建于1506年,原来依山而建的窑洞四合院因为煤矿开采导致山体滑坡而被整体推平。
郝家寨村有890口人,包括村庄、耕地林地和荒山荒坡在内的5000多亩地现在已经全是煤矿采空区。由于煤矿开采造成地面塌陷、房屋受损,从1977年到2006年,村子总共搬迁3次,每次都是从塌陷区搬到已经多次塌陷后地质条件相对平稳一点的地方。
在郝家寨村看到,即使是搬迁后的新村,房屋也早已裂缝严重了。在65岁的郝明林家里,原本7孔窑洞只有1孔能住人,其他几孔窑洞向下倾斜,墙上尽是裂缝,为了防止窑洞坍塌,便用碗口粗的木桩子顶着。其中一孔窑洞因为倾斜厉害,屋里一共顶了6根柱子,人进去都无法下脚。
“最害怕就是下雨的时候,外面下雨里面也下,满窑洞都得拿盆盆罐罐接着,不知道哪天就塌了。”郝明林说。
除了房屋问题,在煤矿采空区,饮水成了一大难题。村支书郝建国说,村里1992年打了一口450米的深井,但2010年因为地下裂缝错位也提不上水了。现在村民们吃的水由当地一家国有煤矿每隔两天送一次,一次两小时。所到之处,看到村民家里盛水的水缸、脸盆、水桶遍地都是。因为没有水,洗衣机都变成了储物柜。
而在孝义市西辛庄镇,截至2008年年底,该镇煤矿采空区已达到8.38平方公里,涉及到23个村庄。煤矿开采导致大量地表崩塌、滑坡、沉降、裂缝和塌陷,同时造成房屋、交通设施、水利设施大面积破坏。
这样的情况在山西众多产煤地区普遍存在。近年来,因为煤矿采空,造成的房屋倒塌、地面下陷,致使人畜掉入塌陷深坑的事情时有发生。
生计无着 年轻人无奈外出打工
煤矿采空区所在的村庄由于有煤,往往是一个地区相对富裕的地方。但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殆尽,人们失去赖以生存的资源,煤矿开采又使耕地遭到破坏,村民们面临生计无着的境地。
有着1.6万人的西辛庄镇,以前不少村民靠下井采煤和依托煤矿搞运输谋生,但由于煤矿资源整合,煤矿数量大幅缩减,煤场也因整顿而关闭,许多村民不能再靠煤吃饭了。该镇党委书记王勇表示,西辛庄镇以前是孝义市最有钱的乡镇,财政收入最高时每年近4亿元,而2012年却只有4000万元,成了孝义最穷的乡镇。
这里的农民不仅失去了煤炭,也失去了千百年来赖以谋生的耕地。由于煤矿开采,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失去了保墒的功能,即使最耐旱的庄稼也难得有好的收成。在西辛庄镇王才堡村,以前上百亩平整的耕地塌陷成鱼鳞状,荒草丛生,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深坑里去。村主任范双龙说,以前这里种核桃、玉米、高粱和谷子,现在全成荒草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年纪大的只能在村里待着。”他说。
郝家寨村同样面临这一问题。该村村民郝子书说,以前村里有1980亩的耕地,现在除了六七百亩地种核桃树外,其他都荒废了。“耕地裂缝,地下水上不来根本种不了庄稼,即使是核桃树也长不高。”
没有了耕地,人们只能出去打工。42岁的王才堡村村民沈济武靠外出打零工养活着一家4口人。2个孩子都在上学,家里一个月花销最少1000元,仅冬天的烧煤取暖费就得1500元。沈济武一年不到1万元的收入使得这个家庭早已捉襟见肘,不得不向亲戚东凑西借。
“没有钱修不起房子,也搬不走。”沈济武说,“国家不采煤不行,但最起码把我们安顿好,让我们住到安全的地方。”
范双龙等村干部反映,按照国家“谁破坏谁治理”的规定,家园被毁村民应该找煤矿讨要个说法。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后,煤矿都归了国有企业,这些国企架子大得很,村民去了连个管事的都见不着。最后只能找政府,而政府也无能为力,致使矛盾冲突不断。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