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城市群发展困难重重 跨区博弈如何破局?
2013-05-30 10:32:28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跨区博弈
据前瞻网了解,此前成渝经济区的合作主要体现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合作方面。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体现为快速客运专线铁路,以及公路、铁路、内河航运、民航、管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产业方面则在共同培育和建设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国防科研产业基地,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事实上,虽然此前成渝两地有经济区的跨区合作,但两地距离“一体化”发展构想甚远。
2011年《成渝经济区规划》出台,该经济区范围包括重庆市31个区县和四川省15个市,被认为是西部唯一具备突破省市界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地区。但两年多来其经济区的发展,在一些关键环节仍未有衔接和协同。
在制度层面两地跨区域投资等,所遭遇的阻力仍不小。多家赴重庆投资的川企负责人表示,目前川渝两地银行均不认可跨区域抵押,导致投资门槛过高,而四川省税务部门的税务核算结果,并不能获得重庆税务部门的认可。
可见单财税制度的改革,就是川渝一体化进程中制度障碍之一。
在产业分工上,迄今成渝两地在多个方面仍有直接竞争,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在IT产业上两地竞争明显。
前瞻网了解到,目前成渝两地均实现了从组装到制造的转变,并引进惠普、联想等企业,此外,成渝两地目前都开通了直达欧洲的货运列车,以满足IT产品的运输要求。对于仅相隔300公里的成渝两地,是否值得同质化发展IT产业,成渝两地官方一直未公开回应,不过,IT产业却被两地同时列为未来经济重要的增长点。
成都的计划是,到2015年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将形成5000亿元产值的IT产业集群。而重庆则希望在2015年达到1万亿元规模,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成为国民经济第一支柱产业。
从几大支柱产业看,两地存在几大竞争。比如成都的支柱产业是电子信息、机械(含汽车)、医药、食品(含烟草)、冶金建材、石油化工。重庆的支柱产业是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业、天然气石油化工、材料工业、电子信息业、轻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能源工业。成渝两地的产业布局趋于同质化。
采访中有一些学者希望通过打造城市群从更大范围上布局产业,协同产业发展;但也有学者担心形成城市群后,政府反而硬性干预两地的产业布局,不利于产业发展。
四川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周江说,打造城市群在制度方面,需要从上至下的改革。之前重庆在未和四川分家之前,产业配置方面实际上有分工的,但重庆直辖后,和四川的产业逐渐形成竞争关系。
“比如在汽车产业上,几乎同样的区位优势和工业基础,成渝两地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不发展。只有做到统一的市场,成渝两地形成上下游供应链的关系,才能够使得成渝两地的产业协调发展”。
但周江同时认为,即便成功升级打造成渝城市群后,对产业不应该过多强调政府调控,而应该以市场调节为主。
重庆社科院区域所所长李勇指出,成渝间的产业同质化竞争并不具备长期的可延续性。产业如果调整,更多的依靠企业选择,成渝即使形成了城市群,产业同质化的问题亦不可能随即消失,应该相信市场本身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比如电子产业,富士康选择成都,和惠普选择重庆,都是企业在调研成渝两地后,结合自身的诉求作出的选择,而政府主要做好的是基础服务。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我国氢气压缩机行业上市公司数量不多,主要包括开山...[详细]
- 蔡志濠:2024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全景图谱
-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4年中国大模型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5亿元
- 温杨洋:2024年中国无人机行业应用情况分析
- 韩艳婷:2024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等)
- 蒋金成:中国丙烯酸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
- 李明俊:2024年中国担保行业需求市场分析
- 柯素芳:2024年全球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市场增长潜力较大(组图)
-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4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行业市场销售规模将达到1064万辆
- 吴小燕:中国数据中台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