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5年造城史:城建欠账与城市转型并重
2013-09-24 14:24:49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得失
耿彦波主政五年间,给死气沉沉的大同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他搅动的不仅是这座城市的面貌,也包括政治生态以及331万大同人的生活和心理状态。这基于他极富个性特征的施政方式。
耿彦波的经营城市之道可概括为:以铁腕拆迁为保障,以修桥铺路等基础建设为先导吸引开发商,以出让土地为核心,以银行贷款为补充,密集投入资金,短时间内改变城市面貌。
耿彦波此前担任榆次市委书记和太原市副市长时,刚构建的城市规划都是在未完成时便被调离,所以在2008年调任大同前,耿彦波向省委请命:“希望能让我在大同起码干满一届。”
一届是五年,对于如此宏大的城市规划来说,可谓短而又短。任期大限下,耿彦波采取了非常规的施政方式。他自己每天睡眠不超过5个小时,还为官员定下几条规矩:事不过夜,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身边的人总结他的工作方式为“一线工作法”。他很少在办公室坐着,而是整天泡在工地。他不仅是城市的规划者,而且还是超级监工。经常天不亮就一个人出门来到工地,检查工程进度和质量。市长带着各部门负责人在街头办公是大同一景,所到之处常引起市民围观,拍照。
耿彦波的施政风格较为强硬,时常突破规则和程序。按照规定,工程建设必须先办土地证,才能办规划证,才能招投标,才能办施工许可证,最后才能开工建设。而现实情况是,当年申报土地,第二年底国务院才能批回,才能办土地证,这意味着第三年才能建设。“大同这么快的建设速度,不可能等到手续齐全才开工。”知情人士称,因此,未批先建的情况普遍存在,一些场馆甚至边设计边施工。
在拆迁问题上最能体现耿彦波的铁腕,他的名言是:“我没有时间等待,所以拆迁不能等待。”不论市民还是政府部门或官员的房子,都照拆不误。
西大街拆迁中,他动用武警封锁现场,拆迁人员破门而入,将被拆迁人扔到车里拉走,然后强拆。他自己则在旁边的云冈建国酒店顶楼密切关注拆迁的全过程,他也因此获得“耿拆拆”“耿鬼子”的绰号。
城市面貌的快速提升使普通市民们都了解他的造城计划,出租车司机也能随口说出“一轴双城”、“古今兼顾,新旧两利”等耿氏理念。耿彦波离开半年之后,其极富个性的作风仍是街头巷尾的一大话题。一些市民甚至相信,如果耿彦波还在大同,城市规划一定能够完成。
一位官员总结道:“耿彦波的能力、勤奋和强势个性使得他对这座城市形成了一种个人信用,大家觉得,只要他在,一定能‘玩’下去,一些开发商甚至愿意垫资开发。但这种个人信用是双刃剑,他一走,信用就不在了,一些工程队宁愿跟他去太原,也不愿意留在大同。”
大破大立的狂热气氛逐渐褪去,大同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一些人也开始反思耿氏的造城计划是否过于超前。
耿彦波认为古城中的现代建筑毫无价值,是“垃圾建筑”,所以不论修建时间长短,都一并拆除,以追求古城的完整性,这被当地一些专家批评造成了浪费。此外,按国际标准设计、投资巨大的五大场馆也有人怀疑必要性。“谁来大剧院看表演呢?”上述当地官员说,“摊子铺得太大。”
耿彦波认为外界对城市建设和政府债务的看法存在偏颇,“城市建设不是简单的造城,改善了民生,还留下那么多的资产,这些都是留给未来的财富。”然而,政府主导型的强力造城亦给大同留下后遗症:土地经营下滑及债务让城市的续建失去了腾挪的空间,更进一步的古城旅游开发新政府无暇顾及,而那些空空荡荡的四合院谁来经营,那些拆了一半的棚户区如何处理,新区如何不论为空城等等,都是待解的疑问。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2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