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央企93个项目陆续落户 催热北京科技商务区
2011-12-05 09:42:31 责任编辑:QZ035 来源:前瞻网
今年4月,昌平区投资促进局又正式成立了“物流企业服务部”,专门追踪服务央企,推进央企项目在昌平落地。
然而,一边是“巨无霸”式的央企集团,一边是区级地方政府下属的职能部门,这样的沟通一开始并不顺畅。“靠什么赢得央企的信任?就靠我们百折不挠的态度和高质量的服务。”昌平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王玉柱半开玩笑地说。
“我们和央企保持密切沟通,发现央企有合适的项目可以落户昌平,我们的工作人员就会主动联系,及时跟踪。”王玉柱表示。
今年4月,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有意将其深圳的一家子公司迁至北京。得知消息后,昌平区主管领导带队在第一时间登门拜访,主动向企业伸出“橄榄枝”,中国移动最终决定将项目落在昌平。该项目从最初动议到最后在昌平落户,总共花了7个月时间。昌平投促局工作人员刘雪妍全程跟踪,“为了项目增资,市工商局、昌平工商分局、建设银行等多个部门来回跑,来回协调。”
中国国电的项目负责人陈保卫告诉记者,这两年在与昌平相关部门的合作中,昌平人执著的精神、热情的态度、优质的服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在这里入驻、投资、发展更有信心”。
央企在昌平投资项目呈爆炸式增长。据统计,去年以来,昌平区已经引进央企项目41个,注册资本金总额达93.54亿元。目前,全区累计引入大型央企31家、投资项目93个,注册资本金总额达350亿元。
借势央企,引领产业向高端升级
如此丰富的央企创新资源,如何在昌平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央企的大量聚集,在建设昌平区域创新体系方面将发挥关键性作用。”昌平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以未来科技城为例,作为国内顶尖研发机构的聚集地,建成后将与昌平沙河高教园、中关村昌平园、生命科学园等科教园区形成功能分工、差异定位的高新技术区域创新体系。
“昌平区丰富的科教资源可以为未来科技城输送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未来科技城的研发成果也可以在科技园区实现成果的就地转化。”这位负责人表示,未来科技城将聚集中央企业研发机构和国际一流研发人才,集中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研发,预计每年都会诞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沿科技成果,“如果能有一部分在昌平本地转化,就可以快速提升昌平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和整体创新能力,对本地产业的辐射带动效应不可估量”。
未雨绸缪。眼下,未来科技城尚未建成,昌平已经在其周边布局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现有的小汤山工业园、兴寿工业园等全部纳入其中。未来,昌平东部将成为央企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空间。
此外,央企研发机构、投资项目的大举进驻,以及今后大批高端人才的到来,必然会催生对研发服务、生产服务和高品质生活服务的需求。金融保险、科技服务、信息咨询、商务服务等机构势必将在昌平地区加快聚集。
昌平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应对这种必然需求,昌平已经在沙河以南、回龙观以北地区,规划了55平方公里的北京科技商务区,也称TBD,“今后TBD在提供科研、生产和生活方面的服务的同时,也将带动昌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周边乡镇的城市化进程也将大大加快。”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2018-2024年我国混合动力汽车销量(PHEV+HEV+REEV)...[详细]
- 曾铧:2025年全球卫星产业市场分析
-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4年全球智能耳机行业市场规模约310亿美元
- 刘海晶:2025年中国及31省市手持智能影像设备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 李宛卿:中国全绝缘树脂母线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
- 蒋金成:2025年中国云计算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 刘海晶:中国基于人工智能的软件及信息化检验检测平台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
- 蒋金成:中国基于人工智能的5G低延时综合通信平台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附市场规模、竞
- 韩艳婷:2025年中国隐私计算行业供给市场分析
- 宁凯亮:中国基于AI大模型的完工管控平台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