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3年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 200个企业年减1.1吨CO₂
2012-08-01 09:21:27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上海参与碳交易试点的企业总计约200家,它们的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1.1亿吨
上海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越走越近了。据前瞻网记者了解,本次上海参与碳交易试点的企业总计约200家,它们的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1.1亿吨,占全市总排放量近"半壁江山"。
上海将于2013年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
7月31日,“中国上海”网站发布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称,将依托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建立上海市碳排放交易平台,建设交易系统,组织开展交易。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的知情人士透露,首批试点企业数量在200家左右,宝钢、上海石化等巨头在名单之列。
碳排放交易,是指《京都议定书》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以国际公法作为依据的温室气体排放减量交易。这种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为计算单位,所以通称为“碳交易”。其交易市场称为碳市(Carbon Market)。
为了达到在2020年前将每单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较2005年减少40%~45%的目标,中国将在2011-2015年间把单位GDP的能源强度减少16%,把碳强度(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7%。
据业内权威人士称,碳交易的意义在于,能够通过市场化的手段,使得减排的成本最低化。在“十一五”期间,中国的减排主要通过政策、法律手段执行,虽然执行力度很强,但是综合成本较高。
前瞻网了解到,2012年1月,国家发改委宣布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等7省市率先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今后“在全国建立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进行探索。国家发改委同时明确,试点省市需自行设计试点方案,确定试点范围,并在今年年底之前形成方案。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曾表示,国家希望在2015年将碳交易扩大到全国范围。
上海方面的对碳交易试点的期许,不仅仅止于降低碳强度。
据实施意见称,上海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旨在“促进该市"碳服务"关联产业的发展和专业人才队伍、机构能力建设,为该市进一步发展创新型碳金融市场、建设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和交易平台、推动"四个中心"建设进行探索和实践”。
参与企业范围已确定
降低碳排放强度的路径,有着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两大方向。前者更有执行力,但被认为整体成本太高,比如“十一五”末年,中国为了完成降低碳强度硬指标,部分地区出现了“拉闸限电”的情况,影响了当地的经济运行。而使用类似碳交易这样的市场化手段,则被认为能够将碳减排的成本降到最低。
对于碳交易的形成机制,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总经理林健解释道,“从小范围看,如果有A、B两家企业,A企业通过减排的投入和向B企业购买减排指标的支出进行比较,发现购买减排量的成本更低,它一定会选择后者。”
林健称,市场手段产生的效果是引导一个低成本的减排模式。比方说A、B、C、D四家企业需要完成减排200万吨,市场调节手段不会要求每家企业减排一样的数量,而是让减排成本最低的那家企业完成最多的减排量,从而减少整个社会的减排成本。
上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碳交易先行先试的地区,林健认为,这是因为上海处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状况良好,各类产业比较齐全,能耗模式比较多层次。无论从经济工业角度来说,还是制度的创新,长三角地区都位于中国领先的地位,该地区属于中国本土一个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同时,该地区产业链条完备,同时也是资金流动的核心区域。上述几个特点在中国是很少见的。
此次纳入上海碳排放交易试点的行业,包括钢铁、石化、化工、有色、电力、建材、纺织、造纸、橡胶、化纤等工业行业,以及航空、港口、机场、铁路、商业、宾馆、金融等非工业行业。
前瞻网获悉,根据实施意见,在上述工业行业内,如果企业的二氧化碳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量在2010年-2011年中任何一年达到两万吨及以上,便将承担强制减排任务,成为碳交易试点企业。在上述非工业行业内,这一门槛则是一万吨及以上。
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上海参与碳交易试点的企业总计约200家,它们的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1.1亿吨,占全市总排放量近“半壁江山”。
“像宝钢、上海石化,以及上海的几大发电企业,均在试点名单之中。”上述知情人士说。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4年全球卫星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2900亿美元
?卫星产业是指围绕人造卫星的研发、制造、发射、运...[详细]
-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4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2043亿元
- 童锡来:中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投融资分析
- 何乐:2024年中国体外诊断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 刘海晶:2024年中国区块链行业技术发展分析
- 李明俊: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437亿元
- 韩艳婷:2024年中国数据中台行业全景图谱
-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4年全球钠离子电池行业市场规模将达6.1亿美元
- 蔡志濠:2024年数控系统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