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1月12日

江苏省“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2012-09-14 07:55:00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第四章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

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海洋主导产业,改造提升海洋传统产业。充分发挥港口的龙头带动作用,强化园区、基地和企业的载体作用,促进产业集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第一节 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引导鼓励企业与跨国公司、国内外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共建各类研究中心、技术中心,打造技术创新联盟,形成以骨干企业为中心、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江苏海洋工程研发体系”,增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能力。依托无锡海洋深潜装备研发基地等,重点开发深远海关键装备设计建造技术。推进陆上装备制造企业与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的战略合作,建立行业间以重点产品或共性关键技术为纽带的协作同盟。以江苏现有造船龙头企业为主体,以钻井平台、三用工作船、潜水作业船、大型海洋工程多用途工作船等为重点,突破海上高难度油田的新型平台技术,加快提升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建造能力和规模,打造南通千亿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十二五”期间,形成年产各类海洋工程装备15-20艘(套)的生产能力,培育5家以上销售超百亿元的海洋工程装备生产及配套企业。

海洋新能源产业。有序推进陆上风电建设,突出开发海上风电。以建设国家千万千瓦级沿海风电基地为目标,启动海上风电场建设,重点抓好海上4个(总计100万千瓦)特许权招标项目、7个(总计120万千瓦)示范项目的建设,逐步实现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加强海上风电输电规划,提高电网并网技术和接纳能力。严格执行国家风机并网技术与标准,做好并网项目的运营和调度,提高风能和风机发电功率预测能力。至2015年,建成风电装机600万千瓦,其中:陆上240万千瓦,海上360万千瓦。积极开展风电设备研发、制造,培育发展一批风电设备制造骨干企业,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建设更加完整的产业链和更具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基地。依托海上风电建设,大力发展风电服务业。推进海洋生物能、潮汐能等其他海洋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前期准备工作,为商业化开发利用奠定良好基础。

海洋生物医药业。瞄准国际海洋生物医药技术发展新动向,加快海洋生物基因工程药物与海洋极端微生物的研究。开展以紫菜为原料的藻红蛋白、紫菜多糖、EPA(廿碳五烯酸)等物质提取,以沙蚕为原料的生物杀虫剂制备及以其他海洋生物为原料的产品研发,逐步形成产业规模。重点建设泰州医药城、连云港新医药产业基地、大丰海洋生物产业基地、启东生物医药特色基地等,积极发展高端海洋生物技术产品。“十二五”期间,开发出3-5项功效显著的海洋功能保健食品与医用产品,研制出2-3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药物。

海水综合利用业。紧密结合沿海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和人口布局的用水需求,超前发展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技术,提高海水利用规模和水平。鼓励海水直接利用,至2015年,达40亿立方米/年。适当开展海水淡化,积极推广中小规模的蒸馏法和膜法海水淡化技术及项目应用,“十二五”期间,建立2-3个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培育发展海水利用设备制造,加快反渗透膜、能量回收装置和高压泵等组件以及高效蒸馏部件等的自主化研发。

现代海洋商务服务业。大力发展海洋信息服务业,加快海洋信息体系建设,提供海上通信、海上定位服务、海洋资料及情报管理服务等;积极培育大型信息服务企业,促进海洋信息服务向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发展。大力发展海洋文化创意产业,深入挖掘江苏海洋文化底蕴,重点扶持海洋文化创意企业,建设创意设计产业园,培养海洋文化创意人才。大力发展涉海中介及会展服务业,加快培育涉海业务中介组织,重点发展船舶交易、航运经纪、航运咨询、海洋环保、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交易等新兴海洋商务服务业;加快连云港国际商务中心建设,完善商务服务功能,设立服务陇海兰新沿线地区的技术交易市场;积极发展会展交易服务业,提升国际会展功能,打造区域性和国家级会展品牌。

第二节 做大做强海洋主导产业

海洋船舶修造业。以大型散货船、油轮、集装箱船等主力船舶为重点,集中力量研发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提高本土化装船率,提升本土配套能力,全力打造国际船舶品牌。以产业基地、配套体系、合作平台和信息网络为重点,促进船舶产业集聚集约发展、错位发展,壮大沿江通泰扬远洋船舶工业、宁镇锡海洋特种船舶及配套装备、沿海灌河口修造船等3大船舶工业基地。重点突破现代造船技术、高强度厚钢板焊接技术、远洋船舶全球定位及通信技术等,“十二五”期末,力争全省前10位的船舶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均达3%。至2015年,全省海洋船舶制造能力进一步增强,市场份额占全国的1/3以上。

海洋交通运输和港口物流业。组建集装箱船公司和大型船队,推进海运船舶大型化、专业化,至2015年,全省远洋运输企业船舶总吨位达750万载重吨。发展和优化航线航班结构,重点发展美国西岸航线,巩固提升现有日、韩航线密度,加密巩固现有内贸直达航线。加大货源组织力度,建立航运和生产性企业交流机制,降低企业集装箱物流成本,促进生产和运输的直接对接。结合港口后方临港产业发展特点,以特色货种和重要货类为方向,增强港口对物流资源的配置能力。加快培育现代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加强与中海、中远等大型央企及国际著名物流运输企业的合资合作,积极发展国际物流和第三方物流。推进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无缝衔接、互联互通。积极推进申报和建设依托沿海港口的保税物流园区,促进区港联动、港企合作,建设与现代物流相配套的内陆中转货运网络。推进水路、公路、铁路、航空、管道多式联运,促进港口集疏运体系向多元化、立体化方向发展。

滨海旅游业。按照江苏滨海旅游发展“333”总体空间布局,实施“一大旅游品牌、三大旅游精品、十五大特色产品”建设。整体打造“江苏沿海”旅游品牌,大力建设山海神话文化旅游、大潮坪生态旅游、江风海韵休闲度假旅游三大旅游精品,形成滨海生态观光、神话文化体验、历史文化、红色系列等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海岛旅游,发展游艇旅游、海岛度假、海岛垂钓、海岛观光探险等新型旅游;与渔业资源保护和增殖相配合,建设人工渔礁休闲渔业区,重点建设国家级“海州湾海洋公园”。积极发展邮轮经济,以连云港为基地开发日、韩海上旅游航线。增进与省内各市以及与沪浙鲁的旅游互动,充分挖掘日本、韩国、东南亚等重要入境旅游客源地的潜力,努力拓展欧美、中亚及俄罗斯客源市场。

企查猫

临港先进制造业。充分发挥江苏港口岸线丰富的优势,坚持自主化、集群化、高端化方向,大力发展临港先进制造业。利用连云港港口优势,开工建设炼化一体化、PTA(苯二甲酸)、甲醇制烯烃等一批重大石化项目,加快推进油气储备项目,努力打造基础石化产业链;依托洋口港区、吕四港区开发,积极推进大型炼化工程一体化联合项目,着力建设以乙烯为龙头的大型石化生产基地、氯碱生产基地和重油精炼基地。加快调整钢铁产业布局,引导和支持沿江及内陆地区特别是城市钢铁企业向连云港转移,建设徐圩港区千万吨级钢铁基地;促进南通现有钢铁企业联合,加强技术改造。利用沿海岸线优势,积极引进和建造港口装备制造基地。依托现有整车企业,加快推进东风悦达起亚第三工厂30万辆乘用车项目达产达效工作,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车用动力电池、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和汽车试验场项目,建设国内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研发、设计、制造、试验基地;支持盐城发展大中型客车和专用车,创造条件发展中重型卡车及发动机。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