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1月22日

广东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发展规划

 2013-03-26 14:46:32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紧扣《广东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坚持“统筹规划、资源整合、信息保障、安全发展”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统筹指导,加强信息技术标准规范建设,强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进安全生产政务信息公开,促进企业与各级安全监管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为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实现“智慧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保障。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从安全生产工作全局出发,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对信息化的新需求,统筹规划全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综合协调、分步推进各地区、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统一标准,信息共享。加强安全生产信息技术标准规范建设,推动不同业务类型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部门和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信息化的效益。

集成优化,资源整合。着力提高系统集成度,整合相关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加强对公共资源的开发利用,各安委会成员单位应提供数据共享交换接口,实现跨部门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

信息保障,安全发展。以业务需求促进信息化建设,在业务应用中不断完善系统,利用信息化促进安全监管业务的开展,努力保障业务工作的固化和有效执行。

加强考核,推进应用。加强信息化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技能培训,建立信息化工作考核机制,不断推进系统应用。

(三)规划目标

到2015年,基本建成覆盖全省各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监察、宣传教育、培训考核和应急救援机构的信息网络和安全保障系统,实现各级机构之间的网络安全联通;建成覆盖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与应急救援主体工作的核心业务系统、数据库和标准规范体系,提升科学施救能力;建成省、市两级安全生产门户网站群和协同办公系统,实现移动办公,提高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和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安全生产信息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机构,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化培训和应用考核机制,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

——建成安全生产监管、行政执法、隐患排查治理、企业安全标准化等核心业务系统,业务覆盖率达80%,80%以上企业通过网络报送安全生产信息,全面支撑安全生产工作。

——建成覆盖全省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的应急平台体系,实现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省政府、各市(地)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重点企业关键部位视频监控接入率不低于80%。

——建成省、市两级安全生产门户网站群,网上业务办理不低于80%。实现省、市、县三级的网络协同办公和移动办公,各级机构覆盖率不低于90%。

——建立安全生产信息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基础信息采集标准以及各级监管机构与相关部门间、与重点监管企业间信息共享交换的技术要求。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机构。省、市两级安全监管机构设立专门信息化部门,县级及以下安全监管机构设置专人,提高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应用和运维管理水平。

——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化培训和应用考核机制,完善安全培训考核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应用效能。

到2020年,全面完成本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和重点工程,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建成覆盖全省的安全生产云计算中心,建成覆盖安全生产全业务领域的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建成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全面实现“智慧安监”。形成与安全生产业务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体系,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业务深度融合,信息化对安全生产的保障支撑作用充分显现,安全生产信息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依托省政府电子政务网建成全省安全生产专网,实现与安委会成员单位和企业的互联互通,具备新一代数据、语音、图像和视频等信息传输功能。

——建成覆盖全省的安全生产云计算中心。建成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数据资源中心、数据交换服务平台、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应用支撑服务平台,为各级安全监管机构提供公共服务。

——建成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服务平台。覆盖安全生产全业务领域,覆盖全省各级安全监管机构,实现与安委会成员单位的业务协同,业务覆盖率达100%,企业信息采集率达100%。

企查猫

——形成覆盖全省的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移动应急平台和单兵装备,实现与政府和企业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重点企业关键部位视频监控接入率达100%。

——全面实现“智慧安监”。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业务深度融合,安全生产监管与应急救援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企业事故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水平进一步提升,政府监管监察能力和效率进一步提高,与安全生产业务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体系基本形成。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