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3-04-03 11:01:10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二)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和形式,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积极构建结构有序、功能互补的空间结构,强化城乡产业联动和城乡空间有序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1.强化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支持县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县城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和功能集成,积极推进市政、交通、环保、信息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贸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宜居水平。切实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覆盖率,积极引导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异地务工人员向县城集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县域经济转型,主动承接大中城市产业转移,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并以合理的产业布局引导人口合理分布。
强化中心镇的辐射功能。充分发挥中心镇上接城市、下引乡村的综合功能。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梯度发展的原则,适度提高规划建设标准,引导和培育中心镇成为现代小城市或卫星城、特色专业镇,促进其转型升级;创新镇域管理体制,坚持扩权强镇,强化中心镇社区服务功能,建成人居环境良好、服务功能完善的新城镇。
2.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统筹推进公共服务、市政设施等城乡共建共享。逐步将流动人口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加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结合村庄规模、生产特点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积极开展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集中配套完善给排水、环卫、文体、教育、金融、医疗、养老、信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3.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构筑产业联系紧密、资源深度整合、地域特色明显的城乡产业联动发展格局。以产业化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通过政策扶持和项目引导,加速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农户多、发展有潜力的新型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制订优惠政策,积极培育涉农二、三产业,吸引工商企业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市场和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优化基础设施配套,创造良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等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与旅游、科技、咨询、设计、广告、会展、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有机结合,提升农业附加值和社会效益。
4.提升村镇规划建设水平。
科学编制村镇规划。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宜居村镇建设、名镇名村创建等规划(计划)编制工作,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大力提升村镇规划建设水平,维育生态修复空间和基本农田。继续加大对粤东西北地区山区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支持力度,提高村镇规划覆盖率,指导村镇科学发展。
创建宜居村镇、名镇名村和幸福村居示范片区。加快宜居村镇的创建步伐,继续开展宜居示范镇(村)的核定工作。发掘各地资源禀赋、整合提升特色优势,重点建设一批规划科学合理、主导产业突出、生态环境良好、具有较大影响力与辐射带动能力的名镇,以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名村。围绕宜居、宜业、生态、文明、和谐、平安等六方面内容创建幸福村居,加强对农村住宅建设的指导,制订并执行村民住宅建设高度、层数和间距的控制标准,推广使用经济、适用、节能和体现地方特色的住宅设计方案,着力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乡村民居。
以维护乡村自然风貌和塑造聚落景观、农业景观和旅游景观为重点,加强乡村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人居环境的功能化改造,将乡村社区规范化建设与营造乡村特色景观风貌有机结合,整体提升乡村环境。
(三)构建集约紧凑空间格局。
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加强生态隔离区域建设,通过提高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推动形成多层次、多中心、组团布局、紧凑集约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1.培育组团发展的城镇空间形态。
改变沿交通干线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遏止非农建设无序蔓延。加强对城镇周边基本农田、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区、森林公园等生态要素的保育,推进基本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增长边界划定与管制工作,加快组团间生态廊道建设,并与区域绿地等开敞空间相衔接,形成网络化、连贯性的城镇间生态隔离区域。
以功能集聚、特色鲜明、组团发展为原则,引导城市副中心、新城或卫星城建设,以新城或卫星城吸引产业与人口集聚,疏解城市中心区压力,形成职住平衡、功能完善的城市组团,逐步构建多层次、多中心、网络化布局的城市空间格局。
2.实行TOD(公交导向型)开发。
构建围绕综合交通枢纽站场紧凑布局的城镇空间形态。加强对综合交通枢纽站场建设和站场用地布局的统筹力度,合理布局居住、就业和消费休闲等功能区,引导城镇重要功能区逐步向综合交通枢纽站场周边集聚。
着力推进城际轨道站点周边地区的土地综合开发。依托城际轨道交通站场,引导人口和产业集聚发展。高效组织轨道与其他城市公共交通方式的接驳,并构建安全、舒适的立体化步行网络。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