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沿江地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2013-05-14 11:12:43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第四节 环境污染治理
加快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目前沿江地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已全面启动,至2004年底,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37座,日处理污水量为178.5万吨,处理率为55.1 %。预计2010年沿江地区生活污水排放量为336万吨/天,工业废水排放量为759万吨/天。按生活污水的处理率70%,工业废水的处理率达100%要求计算。2010年沿江地区应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模为389.8万吨/天,其中南京沿江为106.3万吨/天,镇江沿江32.3万吨/天,常州沿江31万吨/天,江阴沿江14万吨/天,苏州沿江73.8万吨/天,扬州沿江39.5万吨/天,泰州沿江30万吨/天,南通沿江63万吨/天。在加快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要大力发展循环用水系统、串联用水系统和废污水‘零排放’技术,实施电力、化工、纺织、冶金、机械、建材、食品、造纸等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按照建立生态工业园的要求,选择部分工业园区采用水网络集成技术,实施园内厂际串联用水、污水资源化,基本实现园内废污水‘零排放’。到2010年,建设一批节水型、循环型、清洁型工业园区。
根据目前沿江地区已有污水处理厂建设费用的统计,每万吨/天规模的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费用(不包括截污管网费用)最高为0.36亿元,最低为0.15亿元,平均为0.21亿元。按此标准进行核算,2004年至2010年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费用为82亿元,平均每年投资的建厂费用为13.6亿元,运转费用为14.2亿元,(按每吨污水处理费为1元匡算),合计年支出的费用为27.8亿元,总计投资约近170亿人民币。
加强入江支流的污染治理。2004年长江江苏段37条主要入江支流控制断面监测结果显示,南京内秦淮河、外秦淮河、金川河、十里长沟,常州的藻江河,太仓的浏河塘等入江断面的水质均劣于Ⅴ类,是影响长江水质的主要河道,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石油类等。为减轻沿江支流对长江水质的影响,各地市应积极编制污染治理规划,按轻重缓急分步实施,加强治理与监管力度,严格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按水域的功能区水质目标限制排污总量的双重管理,使之在2010年能全面达到相应功能区水质类别要求。
规范排污口管理。排污口必须设立在饮用水源保护区以外区域;凡生产经营场所集中在一个地点的单位,原则上只允许设污水和“清下水”排污口各一个;生产经营场所不在同一个地点的单位,每个地点只允许设一个排污口;对于排污单位已有多个排污口的,必须实施清污分流和污水流向的合理调整,进行管网并归整治;凡排放含《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类污染物的单位,应对产生该污染物的车间或车间废水处理设施专门设置规范的排污口。建设项目需设置排污口,必须经负责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部门审查批准。凡需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设置废水排污口的建设单位,还应当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办理报批手续。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和扩大排污口,必须变更时,须履行排污变更申报登记手续。
积极寻找沿江尾水出路。随着新一轮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沿江污染物产生量不可避免将大量增加,即使全部污水都能做到处理并达标排放,由于排放尾水总量增大,入江污染物总量也会相应增加,对长江有限的环境容量造成巨大压力。因此,除了加大生活与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和污水处理深度、控制排入长江的污染物总量,还应积极寻找、科学规划、合理配置整个沿江地区达标尾水的排放出路。达标尾水出路方案要根据区域居民生活、城镇与产业发展的环境质量控制要求,结合水系功能和水环境容量进行优化设计。
达标尾水采用资源化利用、深度处理、生态净化、排江和排海处置、转移和通道排放等。近期可通过深度处理与再生水利用,按行政分区就地消化。回用水可用于农田灌溉、园林绿化用水、工业企业循环利用等。余量部分根据各市、县、区内河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要求,选取少量河道作为尾水通道,并利用江滩、河滩、沙洲、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对尾水进行生态净化后再排入长江。江苏沿海具有丰富的滨海湿地资源和广阔的海域,水污染净化能力和环境容量相对较大,远期应加快尾水入海的可行性研究与论证,将沿江地区尾水集中引到沿海,通过海岸滩涂净化处理后深排入海。
加强“两控区”的环境管理。二氧化硫控制和削减,尤其是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与削减是沿江大气环境保护的重点。首先要严格控制新建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新建、扩建和改建火电机组必须同步安装脱硫设施,严格执行二氧化硫的排放标准和控制配额;现有火电厂限期建设脱硫设施或采取其它治理措施有效削减二氧化硫排放,以达到规定的排放控制标准。其次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国办发[1999]44号文件精神,关停污染严重的小火电机组,利用西气东输,积极建设燃气发电机组,并充分利用西电东送工程,直接从省外购电,以满足沿江开发过程中的电力需求。第三要通过加强城市气化工程、集中供热、热电联产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削减工业锅炉、工业炉窑、民用燃烧设备的二氧化硫排放,最终实现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控制与削减目标。
积极治理可吸入颗粒物和氮氧化物污染。进一步落实控制城市扬尘污染的各项措施,要求所有建筑工地必须达到环保扬尘控制要求,最大限度降低施工扬尘。强化城市绿化等措施,加强道路扬尘污染控制。控制工业粉尘、烟尘排放,要求企业粉尘排放全面达标,实行总量控制,确保排放总量逐年削减。对沿江新、老电厂要进一步提高除尘技术和设备先进性,开展清洁生产,减少粉尘、烟尘排放量。
随着沿江开发的继续深入,交通运输造成的氮氧化物污染也不断加重,因此在削减沿江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排放的同时,应加大对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和监管力度。从源头抓起,采取措施有效控制机动车尾气氮氧化物排放量至关重要。加大车辆的排气污染监查力度,执行严格的排放标准,禁止超标车辆上路行驶。鼓励企业采用低氮燃烧设备,实行低氮技术改造,制定实施有关地方排放标准,减少固定源氮氧化物排放量,有效遏制氮氧化物污染的加重。
第五节发展循环经济
遵循市场规律与生态规律,将沿江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之中,建设以循环经济为主体的生态经济结构,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统筹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突出“3R”与“三效”原则,按层次推进、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分类指导的思路,加快沿江循环经济发展。
在试点与示范建设的基础上,初步形成沿江循环经济建设的推进机制,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利用沿江各市、县开展生态创建的契机,以基础产业为对象,大力推行企业清洁生产、产业结构调整、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以区域性规模化循环型种植、养殖业、观光农业、高科技涉农产业基地建设,以及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作为发展生态农业的重点。在物流、旅游以及餐饮业等重点三产行业推行循环经济理念和清洁生产技术,加强环境保护认证体系建设,形成以生态物流业、生态旅游业和绿色餐饮业为特色的循环型第三产业。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4年全球卫星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2900亿美元
?卫星产业是指围绕人造卫星的研发、制造、发射、运...[详细]
-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4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2043亿元
- 童锡来:中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投融资分析
- 何乐:2024年中国体外诊断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 刘海晶:2024年中国区块链行业技术发展分析
- 李明俊: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437亿元
- 韩艳婷:2024年中国数据中台行业全景图谱
-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4年全球钠离子电池行业市场规模将达6.1亿美元
- 蔡志濠:2024年数控系统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