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沿江地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2013-05-14 11:12:43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第七章 规划实施
第一节规划实施机制
规划作用。《江苏省沿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是沿江开发的指导性文件,是统筹沿江产业空间布局的行动指南,因此,要强化规划的指导作用,认真组织规划的实施。省有关部门要依据本规划制定三年滚动实施计划,报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沿江八市要依据本规划制定相应的沿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特别要对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具体的布局要求,由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审定。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依据本规划制定年度实施计划上报省政府,并作为年度目标任务的考核内容,以保证规划的实施和政策的落实。
实施分工。《江苏省沿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是省与沿江各地协商后形成的,各地、各方面既有实现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共同责任,也有各自相对独立的权利和义务。省政府主要通过组织制定沿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落实相关政策,营造促进沿江开发的环境,同时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以及关系沿江开发全局的关键领域或薄弱环节,集中力量,组织推动或直接投资建设有关重大工程。省级财政将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保证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的前期研究。沿江各级政府要全面促进规划的实施,具体落实沿江开发的各项政策;营造本地宽松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进行招商引资,依据总体规划引导投资方向,促进投资特别是企业和社会投资较快增长,全面完成沿江开发的任务;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在省政府领导下完成重大工程和项目的建设等。
宣传监督。本规划经省政府批准后要及时在省内各大媒体和互联网上发布主要内容。省和沿江市、县政府要面向国内外、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广泛宣传,使海内外和全省上下了解沿江开发的内容和实施情况,形成关心和参与规划实施的浓烈氛围。
动态跟踪。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规划实施情况,顺利实现和完成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2008年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组织对本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找出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形成中期评估报告,报省政府。同时在本规划实施期间,如遇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其他重要原因导致实际运行与规划目标发生较大偏离,由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各有关方面提出调整方案,报省政府审议批准。
第二节规划配套政策
引导产业,提高层次。围绕沿江开发区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引导产业发展,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产业层次。优先鼓励投资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的行业;优先鼓励投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消耗、轻污染等行业。坚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相结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强信息工程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企业规模,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注重选择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的战略性投资项目,形成竞争优势明显的企业集群,提高产业集聚度。沿江地区各省级以上开发区凡引进汽车电子设备、船舶动力设备和船用电器、工作母机数控装置制造项目,利用外资或内资达到一定规模,由各级财政给予奖励。
优化环境,提升引力。优化沿江地区软硬环境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提升沿江地区引力。加快沿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的“硬件”条件,增强载体功能;重视综合交通、水、电、排污等基础设施的共享,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完善产业发展的“软件”条件,创造沿江地区产业发展良好的外部环境。大力倡导服务型政府建设,勤政廉政,改变机关作风。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服务效率。
调整布局,统筹管理。根据产业布局引导与控制要求,加快调整产业布局。建立有利于产业统一布局的考核指标,根据沿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促进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沿江地区产业的分工协作与错位发展。积极推进中心城区工业企业向开发园区搬迁,并按产业门类向相应的开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集聚,统筹产业布局。根据产业布局规划,实施开发区整合和撤并,改善开发区小而散、散而乱的布局。加强区域土地资源统一规划管理,杜绝“摊大饼”、圈而不建等现象。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