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11月21日

安徽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2013-09-17 15:04:33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到2020年,安徽省将涵盖技术、制造、产品和服务的全产业链,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较强的产业体系,产业规模大幅度增长,产业发展水平在全国位置靠前;将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为我省新兴支柱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我省加快培育和发展的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紧密结合并极具发展潜力的综合性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涉及节能技术和装备、高效节能产品、节能服务,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环保服务,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

为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强省,建设美好安徽,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19号)、《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皖发[2012]24号)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产值年均增长超过30%,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涌现一批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据不完全统计和测算,2012年,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实现年产值约1100亿元,年产值过亿元企业达134个,其中:50亿元以上企业5个,5-50亿元企业39个。主、兼营节能环保上市公司12个,投资安徽的外省籍节能环保上市公司14个。

2.产业创新基础较好,部分技术达到先进水平。拥有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一批重点高校和科研单位,以及淮南矿业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奇瑞汽车节能环保国家工程实验室、江淮国家电动客车整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丰原集团发酵技术国家工程中心等一批国家级企业创新平台。我省节能环保产业依托相关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创新平台,通过持续自主研发、攻关和产学研合作,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差距不断缩小,部分技术已处于领先水平。

研究开发出智能电网技术、电动汽车技术、余热余压利用设备、光伏建筑系统集成等多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节能技术、装备和产品。高效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烧结余热、转炉汽化蒸汽、高炉冲渣热水等先进发电技术以及利用焦炉加热烟气余热实施煤调湿技术,已应用于我省钢铁企业生产流程,马钢集团2台300平方米烧结余热设备年发电达1.4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3万吨、减少碳排放8万吨。

环保新产品研制和工程应用取得显著进步。水处理设备和药剂、除尘脱硫、环境监测仪器及高效曝气等领域有所突破;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和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节能环保工程设计服务水平处于国内领先。

资源循环利用方面,铜冶炼炉渣和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废铜拆解、废旧铅回收利用、废水处理等居于全国前列;煤矿瓦斯综合治理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取得12项发明专利,制定10项国家和行业标准;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污染治理系列关键技术取得3项发明专利,制定13项国家和行业标准。

3.产业集聚态势良好,发展布局趋于合理。合肥、芜湖、马鞍山3市集中了全省规模较大的高效节能装备制造企业。合肥、芜湖和滁州市成为节能环保汽车和家电设计、生产、销售、物流以及相关配套零配件生产聚集区。芜湖、合肥2市半导体照明和节能新建材产业全省领先。

合肥、蚌埠、马鞍山、淮北及安庆5市集中了全省80%以上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治理设备生产企业。合肥、芜湖、蚌埠、马鞍山4市节能环保服务业总收入占全省的比例达75%。

淮南市和铜陵有色分别入选国家首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和骨干企业,淮北市着手建设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阜阳、滁州、铜陵等市废弃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已成规模,界首市、凤阳县分批获准建设再生铅和报废汽车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企查猫

我省节能环保产业虽然实现较大发展,但总体来看,发展水平偏低,与国内发达地区、市场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总体实力不强。产业化程度不高、规模化效应不明显、科技成果转化不足、市场竞争力较弱,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滞后,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较少,尚未形成实力较强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园区),节能环保效益不够显著。二是创新能力不足。多数企业研发力量薄弱,技术开发投入不足,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较少。环保装备总体水平不高,部分关键技术与装备还依赖进口。产业、科技“两张皮”现象仍较突出。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动力不足。三是政策机制有待完善。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健全。财政扶持不足,税收优惠激励力度有限。投融资渠道不畅,信贷成本过高,企业融资困难。激励和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市场不够规范。

已有1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评论载入中...

网友评论

1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