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1月12日

南京市雨花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2-01-21 08:53:50 责任编辑:QZ035 来源:前瞻网

第八条 社会经济概况

2005年以来全区正处于加速建设现代化工业新城区的大跨越阶段和生态型科技新城区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能源冶金、IT通信、汽车机械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科技旅游及文化等六大产业逐渐成为全区的支柱产业。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4亿元,与1996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7倍,财政收入增加7倍;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4:64.6:34,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第九条 土地利用现状

2005年全区土地总面积13459.71公顷,其中农用地5267.49公顷,占39.14%;建设用地6644.80公顷,占49.36%;未利用地1547.42公顷,占11.50%。

1、农用地

耕地2381.10公顷,占农用地的45.20%,分布于铁心桥西部、西善桥中部以及板桥东部和南部;园地199.80公顷,占农用地的3.79%,零星分布于铁心桥西部和北部;林地1426.70公顷,占农用地的27.09%,分布于将军山、牛首山和幕府山周围;牧草地4.03公顷,占农用地的0.08%,零星分布于板桥以及铁心桥南部;其他农用地1255.86公顷,占农用地的23.84%,其他农用地中以坑塘和农田水利用地为主,其中坑塘面积为326.10公顷,农田水利用地为145.38公顷。

2、建设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面积5304.00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79.82%。其中城市654.40公顷,建制镇697.86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1214.90公顷,采矿用地2736.83公顷;交通水利用地面积764.00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1.50%,其中交通用地537.63公顷,水利设施用地226.37公顷;其他建设用地576.80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8.68%,主要为风景名胜设施用地。

3、其他土地

水域1121.35公顷,占其他土地总面积的72.47%;自然保留地426.07公顷,占其他土地总面积的27.53%。

第十条 土地利用的特点

1、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林地、水域面积较大

雨花台区由泥沙冲积而成的圩区和低山丘陵组成,全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有耕地、园地、林地以及大面积的建设用地、长江水域,其中水域达1121.35公顷,占总面积的8.33%,林地达1426.70公顷,占总面积的10.60%。区域内受大量水域以及山体林地的控制,限制了雨花台区的发展空间。

2、交通用地比重较大,城郊因路网分割零散

雨花台区是南京市区的南大门,也是南京市区对外联络的必经之路之一。至2005年,全区交通用地达537.6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99%,同比高出南京市2.33个百分点。以机场高速、绕城公路、长江三桥高速以及京沪高铁等发达的水陆空交通体系将大片的农田分割的支离破碎,不仅增加了基本农田基本保护的难度,而且限制了产业、住宅用地的集聚发展。

3、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断加大,农用地面积逐年减少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区城乡建设用地呈现裂变式快速扩张的趋势。至2005年,全区城乡建设用地总量达到5304.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9.41%,同比高出南京市21.2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农用地面积逐年减少,至2005年,全区农用地面积为5267.49公顷,仅占土地总计的39.14%,同比低于南京市27.36个百分点。

4、城郊结合部土地利用特征明显

雨花台区是南京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南京市南部新城开发的核心区域,区内城郊土地利用特征明显。城区以机关团体、教育科研、军事设施、商业住宅等用地类型全、总量大,历史文化与生态保护用地比例高;郊区以农业、产业用地以及交通用地为主。

第十一条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土地资源紧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雨花台区地形复杂,土地资源非常紧缺;大量的长江水域和纵横交错的对外交通网络,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用地的规模化经营和城镇工矿用地的扩展。然而,在国家保障经济发展、保护耕地红线的政策背景下,未来15年城镇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将持续加大。同时,在资源环境容量的约束下,必须保障必要的耕地、林地和生态用地,土地供应与需求、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日益尖锐。

2、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有限

全区共有水域、自然保留地1547.42公顷,包括可供适当开发的滩涂及苇地118.80公顷,但为保护全区生态物种的多样性,必须保留适当的滩涂、苇地作为生态湿地加以保护。此外全区有着大量的绿色生态廊道,是南京市的绿色防护网,也使得可垦耕地资源十分有限。

3、土地利用结构不够合理,“城中村”仍占相当比重

雨花台区地处城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人口的增加和城镇产业的迅速扩张,使得城镇土地面积增加,城镇空间范围扩大。城镇用地规模的过度膨胀超出城镇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造成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度低下,形成了“村中有城”、“城中有村”的格局。

第三节 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第十二条 主要指标的执行情况

企查猫

上轮规划确定的全区主要规划指标为: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1213.76公顷,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增加耕地466.10公顷;到规划期末,耕地保有量2850.34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065.79公顷。

至2005年,全区非农建设占用耕地1385.37公顷,超出了上轮规划指标171.61公顷;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增加耕地168.45公顷,仅完成了目标值的36.14%;耕地面积2381.10公顷,比上轮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低469.24公顷。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