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2012-01-29 11:31:03 责任编辑:QZ035 来源:前瞻网
九.重点工程和示范项目
充分利用技术成熟、经济性好的新能源,通过推进一批新能源示范项目的建设,在2020年前打造一批利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重点工程;制定一批适合南方地区的节能、新能源利用的建筑规划、设计、施工技术规范和标准。
(一)重点工程
1. 绿色亚运城工程
充分利用2010年广州市承办第16届亚运会的契机,打造一批利用新能源的标志性工程,向全社会宣传和展示崭新的用能理念。亚运城建设将根据广州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水资源条件,重点推广应用太阳能光热、水源热泵供冷供热综合利用技术。广州亚运城项目中居住建筑的全年生活热水新能源替代率不小于75%(其中太阳能部分约40%;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部分综合35%)。亚运城医院、媒体中心等公共建筑实现节能50%,居住建筑实现节能65%,力争在典型项目中达到低能耗或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为总体目标。建成的亚运城将向社会展示太阳能光热利用、节能空调、建筑节能管理、雨水综合利用、新能源交通工具等先进节能与新能源利用技术,成为我市节能与新能源利用的综合示范区。
2. 绿色建筑建设工程
(1)新建绿色建筑工程。建立节能省地型生态建筑体系,推广应用建筑节能新材料、新技术,包括节能建筑材料、绿色节能照明技术等;鼓励和扶持在绿色建筑建设中采用太阳能、热泵等可再生能源,采取措施鼓励和扶持单位、个人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泵系统、照明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在新城区规划建设中,加强区域能源规划,鼓励采用先进的热、电、冷联产及区域集中供冷供热技术,充分应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措施,建设绿色城区。
开展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规范和标准、建筑节能环保技术要求等的制定、推广工作。新建建筑全面执行建筑节能50%的标准,对12层以下新建住宅建筑在具备安装条件下,强制实施可再生能源技术;至2010年达到10%新建居住建筑采用太阳能或热泵热水系统,至2020年达到40%以上。
(2)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程。以重点耗能建筑节能降耗为主要目标,积极推广应用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空气源热泵技术、地下(表)水源和地源热泵技术、分布式热电冷三联供等技术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逐步提高热泵系统在城市热水中所占比例,到2010年采用冷热联供的星级酒店达到20家,到2020年采用冷热联供的公共建筑达到100家以上。
市、区(县级市)政府投资的机关办公建筑,率先进行节能改造,优先采用热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超过2万平米的大型公共建筑,如养老院、学校、医院、写字楼、宾馆、酒店、等,全面推广应用太阳能和热泵集中供热水系统,至2010年达到10%的既有大型公共建筑、2020年40%的既有大型公共建筑采用太阳能和热泵集中供热水系统,研究制定适合南方建筑特征的热泵技术规范和标准。
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工程
抓住全球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充分依托现有汽车企业和科研机构,以自主创新为核心,车用能源和动力研发为重点,示范应用和产业化为方向,应用环境建设为突破口,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政策优惠和宣传引导相结合,加快推进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到2020年,将广州建设成为技术水平领先、产业规模较大、产业链条完整和品牌效应明显的世界级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力争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达到产值2400亿元。
4. 农村新能源工程
以推广农村沼气和太阳能热水器为重点,对于大型畜禽养殖场,推广污水厌氧消化技术,建设农村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大型沼气集中供气站;对于中小型禽畜养殖场,积极推广安全、高效、节能的“猪—沼(鱼)—菜(果、林)”综合生态治理模式,同时解决用能、用肥、养殖和环保的需求;对于散养农户,支持和鼓励发展政府投资、废物集中利用、利益共享的户用沼气池模式,满足广大农户用能、用肥需要。鼓励和扶持农村建筑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利用生物质成型燃料,节约农村生活用能,提高农村用能优质化。配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工作,在生物质资源丰富或者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基地,积极发展适合农村推广的新能源技术,在风力资源较好的地区建设风光互补照明系统,并成立以政策引导、财政资金支持的县、镇、乡、村四级新能源利用服务队,促进和保障农村新能源建设与服务。
到2010年,城乡居民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达到15%以上,到2020年,达到30%以上。2010年前建设5座大型沼气工程,建设100个中小型沼气工程;到2020年,新建20个大型沼气工程,200个中小型沼气站,10万农村和城镇家庭利用太阳能。
5.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
加快城市固体废弃物发电综合利用步伐,制定和逐步实施垃圾丢弃、储存、运输、处理法规,建立合理、规范的垃圾分类回收、运输、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积极推广应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垃圾填埋气发电技术、废弃物成型燃料技术,促进我市城市垃圾处理规模和水平的提高。到2010年固体废弃物焚烧发电装机容量达8万千瓦,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6.2%以上;2020年力争总装机容量达到30万千瓦,年发电量占广州市社会总用电量超过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以上。
6. 绿色电力工程
推动广州市小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绿色电力的发展。组织对广州市风力、水力资源的调查,制定风力发电规划,争取到2020年在南沙等地风电装机5-10万千瓦;加强小水电升级改造,进一步挖掘小水电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建设农林生物质发电;逐步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电价收购细则,启动光伏发电城市应用工程,在白云国际机场周边限制建设区和广州市主要标志性建筑物上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到2010年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装机容量5000千瓦,2020年达到10万千瓦。
建立绿色电力认购机制。由于广州市自身的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有限,鼓励企业和投资机构抓住在国家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大好时机,积极走出去,到水力和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或投资水电和风电项目,为本市预置绿色能源开发指标,将我市企业在市外的新能源产能纳入广州市的新能源开发总量,享受广州市的相关激励政策。
7. 新能源公交工程
开展广州市交通能源替代的专项研究,加快部署混合动力车应用示范,鼓励对纯电动车、天然气及二甲醚等替代能源车进行实验性运行示范,为合理选择适合于广州的公交车发展方式提供依据,为广州市交通系统实现低碳、快捷、舒适的公交系统提供借鉴。
到2010年,在亚运会期间开辟1-2条新能源公交专线,并根据新能源车用技术和产业化发展情况,在技术性、经济性等条件成熟时发展新能源公交工程。到2020年,建成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应用配套设施体系、技术支撑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和应用市场环境。在公交系统实现新能源汽车的较大规模应用。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