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11月25日

广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2012-01-29 11:31:03 责任编辑:QZ035 来源:前瞻网

(二)环境和社会影响

太阳能热利用、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不排放污染物和温室气体,而且可显著减少煤炭消耗和火力发电的水资源消耗。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的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和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本身就是清洁生产的重要措施,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生物质能源利用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远少于燃煤利用过程,而且对环境基本不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新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是友好的。

新能源车的利用将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化石能源消费,有利于降低我市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新能源车的尾气排放能够达到更为严格的环境标准,甚至实现零排放,因此有利于改善我市大气环境,改善人居和商务环境。

为保障各重点工程的顺利开展,各项新能源开发利用工程、新能源装备生产项目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其中具体的新能源工程项目还要按照国家或地方的专项法规的规定执行。

(三)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在实现2020年规划任务后,节能和新能源车产业产值将达到2400亿元,核电装备的产值将达到900亿元,其它新能源设备制造产值将达到500亿元,各种新能源利用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热泵和太阳能热水器以及替代燃料等,预计产值将达到约200亿元。2020年新能源总产值可望达到4000亿元。

2、环境效益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将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达到2020年发展目标时,共实现减少产生二氧化硫18万吨,减少产生二氧化碳2000万吨,其中本市新能源利用直接减排二氧化硫3万吨,减少产生二氧化碳800万吨

3、社会效益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将节约和替代大量化石能源,显著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降低我市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到2020年,利用可再生能源将可改善约10万户农村居民的生活用能条件,改善农村地区环境卫生,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重要作用。

发展新能源将成为广州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按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模估计,到2020年,在新能源开发利用、设备制造、技术研发和相关配套及服务等方面为社会提供约50万个就业岗位。

十一、保障措施

(一)建立强有力的协调机制。建立由市经贸委牵头,发改委、建委、科技局、环保局、交委、市政园林局、质监局、农业局、水务局、环卫局、市法制办、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市重点项目办、市府研究室、市科协、有关区和县级市政府、广州供电局、广汽集团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工作协调机制,切实加强综合规划和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任务,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新能源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工作。

(二)制定新能源发展各项重点工程工作计划。10个重点工程由各牵头单位负责组织制定各项重点工程的工作计划或行动方案,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并树立一批典型,着力抓好重点区域(萝岗、南沙、白云、增城、从化等)、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按计划、按步骤、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

(三)制定鼓励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政策措施和奖励办法。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新能源开发、示范、推广、应用相关政策、措施的研究,根据重点工程的特点,结合实际具体策划和实施好重点工程和一批示范项目。

出台《广州市建筑节能条例》、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的建设规范、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设计、施工纳入建筑过程审批程序的指导意见、固体废弃物焚烧发电实施方案等一批鼓励发展新能源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投入和税收优惠力度,在现有的专项资金中安排资金,用于支持新能源的研究开发、技术推广、标准制定等。

出台奖励或优惠政策等措施,推进新能源相关产品的广泛应用。将新能源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纳入我市科技发展规划,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新能源技术和产业体系,为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提供支撑。

(四)加大推广新能源应用的力度。组织开展发展新能源宣传活动和科普活动,提出一批宣传口号,建立一批科普基地,认定一批应用新能源的典型,推广一批新能源技术和产品。通过专家论证,择优选择一批技术成熟、质量可靠的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向全社会推广,由用户选择使用。为市民举办新能源知识讲座、讲解新能源产品的使用办法、开放示范点让市民参观、近距离接触新能源、踊跃地使用新能源。对应用新能源效果显著,达到有关标准的项目,由单位申请,经市经贸委等有关部门组织审核予以公布;成绩突出的,按规定授予“新能源应用示范项目”称号,并予以表彰和奖励,促进全社会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可再生能源的重要作用。

(五)多方筹措新能源发展资金。采取政府支持引领、区县配套支持、企业自筹投入的多方筹措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新能源产业和应用,落实明确的项目和工程,合理、经济、科学地投入资金,保障实施。

(六)依靠技术进步,提高新能源利用水平。建立新能源技术创新体系,鼓励新能源装备和原创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热泵技术、锂电池技术、尖端核能开发技术方面取得创新和突破,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实现产业化发展,从而极大地降低新能源的利用成本,消除新能源利用中的最大障碍,促进新能源的推广应用。

(七)凝聚新能源创新队伍。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引进优秀新能源人才,鼓励优秀人才来我市创办企业、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引进具有研究基础和技术积累的研究团队。组建若干个新能源重点发展领域的专家队伍,以全国乃至全球的视野,把脉我市的新能源规划和发展,为政府决策发挥智囊作用。

企查猫

(八)加强国际国内合作,高起点推动我市新能源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国内外企业和个人来我市投资生产、设立研发机构,加强技术引进和合作,利用国际合作机制,与我市的姐妹城市共建新能源技术转移和创业的国际化平台、利用清洁发展机制(CDM)、国际基金组织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等,积极拓展新能源的融资及国际先进技术的转移途径,吸纳国际经验,积极探索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路线图。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