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2月22日

黑龙江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

 2012-03-13 15:04:19 责任编辑:QZ031 来源:前瞻网

8.生物质气化与燃烧技术在城镇供暖中的应用项目。

哈尔滨工业大学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在煤的清洁燃烧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生物质能的高效利用技术,研制出燃烧生物质的炉排锅炉、燃生物废料流化床锅炉和生物质与煤混燃锅炉,已在国内外成功应用。下一步工作重点是产业化。

9.电力系统光学电流互感器

光学电流互感器是世界上公认的高品质互感器,可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光学电流互感器通过了国家电网公司按照IEC60044-8标准进行的产品型式试验,所有指标都达到或者超过了国际IEC60044-8标准的要求,具备了国家认定的产品进入电网的资格。目前的工作重点是技术产业化。

10.电力无功补偿、有源滤波设备。

电力无功补偿、有源滤波技术是电力节能领域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目前电力系统应用的该类设备主要依靠进口。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威瀚电气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正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源无功和谐波补偿设备。通过对该领域技术的深入研究,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可以开发出系列产品,市场潜力巨大。目前的工作重点是技术产业化。

11.天然气、煤层气液化设备。

天然气、煤层气液化技术已经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该项目的产业化和广泛应用,可以在我省形成天然气液化设备生产基地,促进天然气液化产业的发展,有助于煤层气资源的充分利用,变害为利,变废为宝,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目前的工作重点是技术产业化。

12.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部件。

2002年至今,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一汽电动汽车项目组合作研究的混合动力汽车,设计、制造、试验与装车调试工作已成熟,超级电容电动客车经鉴定达到较高水平。目前的工作重点是技术产业化。

13.高效节能照明设备。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高效节能照明灯具采用了新材料和新工艺,用光学材料附加镀膜技术做反射罩,这种精确设计的高效反射器配光合理,能满足不同场所的需求。高效节能照明灯具的光效高、寿命长、节电率37.5%以上,节电效果显著。

14.化石能源(主要是煤)的洁净利用。

依托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正在开展1000兆瓦超超临界褐煤锅炉燃烧技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显热回收设备、1000兆瓦超超临界锅炉低氮燃烧系统和炉膛结构优化、600兆瓦电站锅炉再燃低氮和烟气脱硝技术、1000兆瓦超超临界褐煤锅炉关键技术等课题的研究。这项工作的目标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开发出新产品。

15.氦气轮机技术。

氦气轮机是第四代核反应堆的关键设备,该设备的国产化和产业化可以提高我省核电技术的整体水平。

中船重工703研究所正在研制HTR-10GT氦气透平压气机组,包括该机组的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研究试验、机组制造、高低压压气机气动试验、机组机械试验等,现正处于技术攻关阶段。

16.天然气管线压缩机用燃气轮机国产化项目。

天然气输送驱动用燃气轮机目前依靠进口,中船重工703研究所利用自身优势正在进行国产化研制工作,对燃烧室改装技术、燃料供给系统、燃气发生器适应性、高速动力涡轮等关键技术进行技术攻关。

17.发电和驱动用中小功率燃气轮机技术。

海洋工程用燃气轮机目前主要是从国外进口设备,功率范围在1.2兆瓦至15兆瓦,用于驱动发电机组和压缩机组。中船重工703研究所以引进设备为契机,在该领域展开燃气轮机应用和开发,首先是提供维修保障服务,进一步扩大范围,进行GT6000系列燃气轮机国产化和再创新研发。

18.中小型河流潮流能发电装置研制。

本项目主要研究和开发中小型河流和潮流发电装置,并建造可运行的独立发电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已有高效变攻角水轮机原理性能、能量转换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解决设计及可靠性方面的问题,正在开发技术示范装置。

19.直接碳燃料电池。

直接碳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发电装置,它通过电化学氧化反应的方式,将固体碳(如煤炭、生物质活性碳等)中的化学能直接高效转换为电能。直接碳燃料电池具有模块化结构,发电规模调整方便,并对水源要求低,因此直接碳燃料电池适于建设坑口电站,分散式电站,变输煤为输电。

企查猫

直接碳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新技术,目前还有若干科学和技术问题有待突破,包括电池材料(阳极、阴极、隔膜、集流体、电解质等)、电池结构、燃料供给方式、废渣排放技术等,这些均是直接碳燃料电池技术开发的重点。哈尔滨工程大学和黑龙江大学等单位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20.电厂烟气脱硝技术的研究和催化剂的制备。

催化材料是电厂烟气脱硝技术的关键,而我国至今还没有独立研制开发商业催化剂的能力,国内电厂脱硝催化剂全部从国外进口。由于催化剂活性和寿命的影响,初装3年后每年都需要更改一层催化剂以保证脱硝效率的需要,催化剂更改和维护的费用很高。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