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5年景德镇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12-03-16 09:21:21 责任编辑:QZ031 来源:前瞻网
2、通过矿山整合兼并及严把新建矿山准入关,2015年全市省、市发证矿山数量控制在80个以内。淘汰一批开采规模小、资源浪费大、安全隐患多、环境问题突出的矿山。
3、开展综合利用的矿山比例提高到70%以上,煤、石灰岩、陶瓷土(瓷石、瓷土)、高岭土、金等主要矿产开采回采率与选矿回收率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2—5%,综合利用率在2010年的基础上提高3—5%。
4、完善矿山环境保护法规,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率达58%,矿山“三废”排放综合达标率达78%,矿山废渣综合利用率达22%,矿山开采破坏土地复垦率达30%。基本解决困扰多年的煤矸石和地面塌陷给矿山环境造成的危害。
5、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规则的矿产资源管理机制和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有序发展。依法行政和优质服务的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远期(2020年)目标
1、公益性地质调查与矿产远景调查和潜力评价进一步加强。重点勘查规划区地质勘查对一般性商业地质勘查的引导作用更加明显。一般性商业地质勘查的主体地位形成。矿产资源储量对经济社会发展保证程度进一步提高。地质资料开发基础建设和利用程度有所进步。地质勘查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
2、随着我市经济发展速度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实现根本改变。通过加强矿业权市场的建设,积极推进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得到进一步调整和改善,优势矿种的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矿业综合工业总产值可望实现500亿元。
3、建立健全市场经济规则的矿产资源管理机制和宏观调控体系建设,实现矿产资源管理方式和利用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完善规范矿业市场,促使矿产资源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得到落实,矿山企业实现现代制度,矿业开发向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4、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运行机制,实现矿产资源科学有序开发,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与保护全面纳入规范化、法制化、信息化的轨道,促进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健全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及预测预报体系。全市矿山固体废料进一步减少,禁止有毒、污染环境的废料排放,矿山“三废”全面达标排放,矿山企业自觉执行边开采矿产资源边恢复矿山生态环境。根本解决煤矸石和地面塌陷给矿山环境造成的危害,矿山生态环境全面转好。
第四章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十一五”期间,矿产资源勘查工作要围绕我市特色矿种、优势矿种和陶瓷工业基地建设,重点加强金、锡、铜、陶瓷土(瓷石、瓷土)、高岭土、煤炭等矿产勘查。实现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和商业性矿产勘查分开运行、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寻找一批新矿产地。着力引进社会投资,加强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探明一批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储量,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一、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
(一)基础性地质调查
积极配合省国土资源厅,争取利用国家国土资源大调查资金、中央地质勘查基金、中央财政专项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及财政补贴费开展全市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工作。
基础地质调查:开展桃墅店幅、江村幅1∶50000区域地质调查。面积900平方公里。
(二)矿产资源远景调查和评价
1∶5万区域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开展峙滩幅、瑶里幅、鹅湖幅、大游山幅、塔前幅、涌山幅、乐平市幅、洺口幅等8幅区域矿产调查。面积3600平方公里。新发现矿产地33处。估算预测矿产资源潜力(334资源量)。
(三)地质环境调查
开展昌江区(含珠山区)1∶100000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面积423平方公里。
建立全市地质灾害易发区监测预警体系。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