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11月25日

苏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012-03-19 14:15:55 责任编辑:QZ031 来源:前瞻网

第六节 构建健全的市场营销体系

强化农业“接二连三”,大力发展农业加工业和农产品现代营销,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综合效益。

(一)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大力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集群,加快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在粮油果蔬上,着力推进优质稻米、面粉、油脂、蔬果加工等,加快形成江苏田娘、恒丰淀粉、金利油脂、海明蔬菜、沙洲优黄、口水娃等一批生产加工品牌;在水产品上,鼓励发展水产品冷冻食品加工、干制加工、鱼糜制品加工、水产罐制品加工,水产调味品加工等,使新鲜水产品成为便于贮藏、用途更广、价值更高的食品,扶持建设常熟金唐市、苏州海发、励苏远洋、阳澄湖太湖大闸蟹、吴江华鑫等一批优秀龙头企业;在畜禽产品上,大力发展肉品加工、蛋品加工、乳品加工以及畜禽副产品综合利用等,大力扶持众诚鸭业、苏太猪、温氏养鸡、江灵禽业、好滋味等一批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发挥农业产业化对现代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促进作用。重点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制订政策意见,坚持突出主导产业,培育扶持科技成长性、辐射带动型企业,促进企业扩大规模、树立品牌、壮大实力,快速提升企业档次,有条件的企业直接上市。鼓励企业开展信贷等市场融资,加强与农业担保等相结合,发挥政策对信贷支农资金投放的撬动作用。到2015年,力争国家级和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80家以上,其中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达到15家以上,超5亿元的达到20家以上,超亿元的达到30家以上,龙头企业资产规模和产值年增长10%以上。

(二)大力发展农产品现代营销。加快构建一个市场渠道畅通、运行秩序良好、保供稳价有效的产销对接体系,切实解决农民“卖菜难”和居民“买菜贵”矛盾。一是加快健全完善区域性农产品市场。“菜篮子”产品的每个主产区至少建设一个批发市场或配送中心,市农发集团加快组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市区全面提升南环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相城区中绿批发市场、高新区长江批发市场功能,充分运用交易平台的作用,开展“批发直供”,实现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的有效对接。加快整体推进标准化农贸市场建设,探索采用回购、控股等形式将一批农贸市场回归公益,研究设立社区早晚菜场。二是创新产销对接模式。大力培育农产品产销对接经营主体,发挥基地、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在地产农产品产销对接中的主导作用,鼓励开展“农超对接”,引导支持与大型超市、居民社区、团体企业、宾馆饭店等直接对接。创导地产农产品“直供专销”模式,建立直供区、专销点,畅通产销渠道,稳定产销关系,减少流通环节,缩小批零差价。积极开展地产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和直接进社区等活动,鼓励网上签约、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型营销方式,做大做强“永不落幕的农交会”。三是建立市场信息体系。健全强化农产品需求监测和预警预报机制,及时关注市场行情,准确把握农产品价格走势,有效指导生产。

第七节 构建高效的社会服务体系

按照三次产业融合协调发展的要求,建立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和生产、加工、营销等全方位的生产经营服务,不断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一)全面推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快构建体系健全、运行高效,政府性公共服务与社会化专业服务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努力提生产经营水平和科技服务水平。一是全面推进农业公共服务建设。落实农业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对口联系服,切实加强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监管等服务能力。二是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培育发展农资经营、种子种苗、施肥用药、农机作业、病虫防治、动物诊疗、产品营销等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着力解决土地流转后出现的农业服务新问题,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三是健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镇、村两级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加快制订基层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建设标准化服务中心,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提高涉农人员素质。到“十二五”期末,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覆盖率达到80%,镇级或区域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率97%以上,新型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率97%。

企查猫

(二)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业发展。一是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支持村镇银行、小额信贷组织发展,推广邮政储蓄小额质押贷款试点,鼓励设立多种所有制的农村金融机构,引导更多的民间金融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多渠道增加支农资金投入。二是创新贷款方式。创新对农村利率市场的调控,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增加对农业贷款的贴息力度。积极探索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减少审批环节的机制方法,以满足农村需要、提高贷款效率。三是加快农村金融基础服务建设。培育和壮大农业担保公司,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担保机构,鼓励民间资本或有条件的企业投资,建立联保、互保性质的担保机构,在政策上给予积极扶持。大力发展农村保险,实现强农惠农财政投入的放大效应,不断开发推广农村保险产品,充分挖掘农村保险市场潜力,探索建立“信贷+保险”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高效农业保险覆盖率达到60%。四是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立。探索建立以农村社区为基础的信用登记制度,提高农民信用意识,为金融支持“三农”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