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2012-04-10 10:56:02 责任编辑:QZ031 来源:前瞻网
第三章 产业布局
一、优化区域布局
立足资源禀赋、现有产业基础和区域发展趋势,坚持“功能定位、合理布局、集聚发展、整体推进”的原则,优化产业布局,构建“一核、一带、五组团”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一核”。利用兰州在交通、物流、金融、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区域中心地位,发挥优势,以兰州为重点,把兰白经济区打造成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增长极,培育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西北交通枢纽、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会展中心、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文化创意产业中心、西北人口信息中心。建设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和研发基地、兰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突出发展科技信息、金融保险、文化创意、会展、现代物流、商贸流通、高技术农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引领全省服务业加快发展。
“一带”。发挥甘肃是连接欧亚大陆桥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交通枢纽的优势,加快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通道经济发展,依托兰州、酒嘉、天水、张掖、平凉等综合运输枢纽,整合物流资源,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着力构建“一主五副、两大重要节点”的物流业发展格局。到“十二五”末,基本建成分工合理的物流节点体系,科技信息、金融保险、工业设计、文化旅游、农业服务等服务业发展集聚带和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
“五组团”。根据服务业集聚程度和辐射带动能力,兼顾产业发展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5大区块,促进区域联动、整体推进。其中,酒嘉组团要发挥钢铁、新能源、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优势,重点培育不锈钢、新能源和新型高载能产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科技研发、金融服务、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生产配套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全省不锈钢和新能源产业服务基地、区域性金融服务基地、文化旅游基地、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以及对外开放陆路口岸。天水组团要结合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发挥大通道、大流通作用,强化区域中心城市服务和带动功能,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研发、文化旅游、特色高新农业技术开发、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将天水建设成为区域交通物流中心、文化旅游基地和西部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服务基地。金武组团要突出发展有色冶金技术、现代农业生产配套等科技服务业,打造全国贵金属交易中心、西部有色冶金新材料研发基地、西部现代煤炭物流中心和全省重要的农产品加工服务基地。平庆组团要围绕石化、煤炭、煤电一体化产业配套服务,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服务和现代物流等服务业,打造大型能源化工产业服务基地、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平凉养生基地、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服务基地和陕甘宁区域现代物流集散中心。甘临组团要发挥连接少数民族地区和青藏高原的独特区位优势,围绕民族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商贸流通、民族文化、风情旅游、民族用品加工服务等特色服务业,打造辐射甘青新3省毗邻区域的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物流集散中心、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服务基地。
二、统筹城乡发展
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针,全面提升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人才、物流、信息、资金等相对集中的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完善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中心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大力发展辐射范围广、业态水平高、产出贡献大的现代服务业,推动传统服务业升级换代,构建主体功能突出的区域服务业中心。积极发展总部经济、中央商务区、文化创意园区、信息中心、购物休闲区和特色街区等服务业发展载体,引导资源要素合理集聚,培育服务业知名品牌和领军企业,把服务业培育成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中小城市要充分发挥人文历史、自然资源等方面的潜力,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以城带乡,加快服务网络、服务业态和服务产品向农村延伸。
积极发展农村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科技、金融、信息、销售、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有效对接。鼓励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展科技服务,增强带动能力,逐步实现农工贸、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目标,推动“一村一品”向“一县一业”发展。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支持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以农业生产经营为重点,逐步形成连接国内外市场、覆盖生产和消费的信息网络。完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加强现代物流配送功能,推广先进交易方式,发展各类流通中介组织。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障制度,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
加快发展农村生活性服务业,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休闲渔业、乡村旅游业等特色服务业。承接城市商业网点延伸,完善农村消费品销售网络。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文化体育、计生服务及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事业,扩大出版物、广播影视在农村的覆盖面,丰富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积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