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12月27日

江西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2-04-12 10:56:42 责任编辑:QZ031 来源:前瞻网

新建538个加密区域自动气象站、2个湖区气象浮标观测站、50个交通气象观测站、31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17部X波段移动雷达、气象卫星遥感以及无人驾驶探测飞机,组成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应急监测系统。建立气象综合监测系统的全网运行监控与气象技术装备综合管理系统。

采用新的组网技术,扩充升级宽带网,布设鄱阳湖区域卫星通信地面站48套。建立气象灾害监测数据集约化收集、处理系统,建立和完善省、市数据传输运行监控系统。建立气象灾害监测数据存储及应用管理系统。

建立完善精细化预报业务系统、灾害性天气综合临近预警系统、气象灾害收集和评估系统。

建设气象灾害应急信息发布平台。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手机短信、小区广播与小区短信等,拓宽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大力布设气象电子显示屏。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万个左右行政村和部分自然村建设气象灾害信息警报收发设施,并充分利用好农村广播等,解决气象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

建设气象灾害专业服务平台。针对农业、水利、林业、国土、交通、电力、卫生、旅游等行业的特点,建立气象灾害专业服务产品制作、分发与效果评估技术及其业务流程,完善快速高效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办法。

建设1个集气象监测信息采集、气象灾害信息传输、气象灾害信息分析与加工处理、系统内部及部门间可视化会商为一体的气象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和11个分中心平台,建设12个移动应急气象观测、移动应急气象会商、应急现场气象服务保障平台。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气象灾害应急机制,完善气象与多部门及部队之间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应急联动机制,建立健全气象灾害社会参与应急机制,建设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基地等。

通过该工程建设,基本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气象灾害监测全天候、无盲区,气象灾害预报精细化、无缝隙,气象灾害预警多手段、全覆盖,气象灾害应急高时效、快反应。为鄱阳湖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高效集约发展区以及全流域,提供分行业、分灾种的优质气象灾害应急保障服务,减缓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提供重要的气象科技支撑。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切实加强本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科学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将任务逐年分解落实,保证规划实施的系统性、连续性。建立本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制度,动态评估,跟踪督查,适时开展对本规划的修订和调整工作;建立本规划与国家《气象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江西省级规划、相关行业规划之间的衔接互动机制;充分发挥重点工程项目对本规划实施的支撑作用,完善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定资金的长效机制,多渠道落实两个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资金。加强重点工程项目管理,严格管理、科学管理、动态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加大气象事业投入。

要将气象事业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财政预算,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双重计划财务管理体制。切实加大各级财政对气象事业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稳定增长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多渠道落实气象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确保重点工程顺利实施。着力支持基层气象工作,努力改善气象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十二五”期间,气象事业投入要在“十一五”基础上有明显增长。

(三)推进气象科技创新。

企查猫

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特色领域创新能力,完善气象业务需求牵引科技创新方向的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发挥业务单位气象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作用。推进部门局校科技合作深入发展;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建设鄱阳湖气候与生态遥感监测中心、江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南方水稻气象服务重点实验室,建设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和特色台站。加强气象应用开发研究。加强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预报预测、综合气象观测、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支撑气象发展的能力。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