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12月23日

吉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2012-05-14 07:28:53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第三节 加强市级土地利用调控

一、主要任务

总结评价上轮规划实施成效,全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认真开展“四查清、四对照”,严格核定规划修编基础数据。开展土地利用重大问题研究,综合评价土地利用条件,分析和预测规划期间辖区土地供需状况,明确规划期间需要解决的主要土地利用问题,确定规划期间土地利用战略。通过综合平衡和充分协调,提出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方案,确定农用地保护、建设用地、生态建设、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等的规模、范围和重点项目。科学划定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中心城区管制分区,制定区域土地利用调控政策、中心城区管制规则。对县级规划提出要求,明确县(市、区)土地利用调控目标,制定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长春市。长春市位于黑土核心区,是我国著名的“粮仓”,农业产业化建设初具规模,城市化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前列,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矛盾比较突出。土地利用应进一步突出集约和效益,保障科学发展用地,严格落实耕地保护任务。

——吉林市。吉林市资源丰富,物产富饶,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期,要做好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分解落实工作,加大中心城区、工业区建设用地整理力度。市区要强化构建良好生态空间格局,各县市要大力挖掘耕地后备资源潜力。

——四平市。四平市地处松辽平原腹地,是东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要严格执行省级规划要求,积极推进城乡用地综合平衡,理顺各分区土地利用功能关系,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

——辽源市。辽源市地处长白山余脉与松辽平原过渡地带,既有山区特点,又有平原优势。土地利用要突出对市域现有建设用地的存量挖潜,统筹平衡区内基础设施用地。

——通化市。通化市是我国对朝三大口岸之一,资源丰富,药物资源得天独厚,是全国“五大药库”之一。要以中心城市、中心镇为重点,积极发挥对外口岸交流作用,大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白山市。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地,境内山峰林立,绵亘起伏,沟谷交错,河流纵横。应加大区内山地等生态用地的保护,强化建设用地集中布局,严格控制水系湿地等生态脆弱敏感区的建设用地,加大山区村庄整理力度。

——松原市。松原市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和油料基地,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丰富。应进一步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加强规划控制,加大整合力度,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效预防可能出现的土地沙化。

——白城市。白城市位于我省西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应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要求,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效保护耕地和草地。

——延边州。延边州地处长白山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林地比重大,是中国东北沟通内外的重要“窗口”,也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人口、地理三个重心的交汇点。应从区内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入手,严格落实省级控制指标,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二、重点内容

突出规划的空间性和结构性,综合考虑城市经济区建设、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发展、农业和农村发展、资源环境保护、国土整治等方面的要求,以区域全部土地为对象,按照土地的主导用途或功能,划分各类地域,制定各地域土地利用管制措施。

综合评价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和开发建设条件,明确中心城市地域发展战略和空间格局,合理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发展方向和开发时序。按照实施用途管制制度的要求,划定中心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和扩展边界,并对中心城市城郊结合部进行土地用途分区。

按照下级规划落实上级规划的要求,严格落实省级规划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等约束性指标以及园地面积、林地面积等预期性指标,并在指导原则、重大政策、区域发展方向、跨市域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等方面,与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一致;分解下达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指标,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环境治理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科学安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

第六章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构建环境友好型用地模式

第一节 实施生态综合整治,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一、加强生态用地保护

加强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等生态用地管理,控制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未利用地开发,减少对滩涂沼泽、河湖水面的占用,严格水功能区划管理,坚持以土地整理复垦为主补充耕地,逐步降低土地开发的比重。

按照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保障全省生态脆弱地区环境治理和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的用地需求,优化生态建设项目用地布局。依法稳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还水,优先安排陡坡耕地及生态脆弱地区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水,做好已退耕土地的监管,稳定退耕成果。

以小流域为单元,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各类生产建设项目要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严格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有效控制工程建设中的地貌植被破坏和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加快西部平原地区风蚀沙化土地治理,支持防沙治沙重点工程、试点示范治理项目用地,建立以灌草为主、灌草乔相结合的沙化区生态防护林体系,严禁滥开垦、滥放牧、滥樵采,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禁牧舍饲、保护沙化区植被等土地利用方式,遏制沙化扩展。加强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维护,制止随意侵占和破坏湿地的行为,有序推进退化湿地生态恢复,促进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构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格局

自东向西,分别以绿色屏障长白山、肥沃广袤黑土地、开阔平坦科尔沁为基本构架,以松花江、东辽河为蓝色廊道,以“三湖”(白山湖、红石湖、松花湖)及向海、莫莫格、查干湖和月亮湖等重要湿地为基质,田、林、草、水相协调,点线面相结合,青黑绿相嵌套,结构合理、功能互补,构建“蓝天白云黑土地,青山绿水大湿地”的人地和谐的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格局。

——东部山地丘陵地区。以林业工程建设和水源涵养为核心,积极推进生态建设。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要以保护长白山生物多样性、地质地貌景观和水资源为前提,充分发挥森林和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加强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保护水源涵养生态功能。

——中部台地平原地区。以黑土地保护为核心,积极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要以保护黑土地为前提,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黑土保护的关系,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污染和破坏。

——西部平原地区。以草原和湿地保护为核心,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恢复。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要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坚持用养结合,恢复草原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加强平原湿地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保护洪水调蓄生态功能。

三、实施生态综合整治重点工程

——东部山地丘陵地区。实施长白山天然林保护工程,搞好森林保育和低质低产林改造,逐步恢复改善森林生态环境,巩固长白山区森林生态功能和生态屏障作用;实施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加强小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实现水土资源的有效保护、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企查猫

——中部台地平原地区。实施沃土工程,加强黑土地保护,推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开展农业综合开发,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大力推广培肥地力与土地持续利用技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

——西部平原地区。实施治碱治沙工程,恢复与保护天然草原,继续开展人工种草、草原围栏和草场改良,加快荒漠化治理进程,继续营造“三北”防护林,提高造林质量;实施向海、莫莫格和查干湖等重要湿地保护工程,发挥调节区域生态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