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2-05-16 07:39:23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对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就业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十二五”时期是全球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模式变革和竞争格局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我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电子信息产业加快转型、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时期。为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推动全省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特编制本规划。规划实施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省电子信息产业有效应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加快转型升级,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一)产业规模稳步扩大
2010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535亿元,约占全省工业经济比重的20%,占全国电子信息产业1/4强;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4174家,从业人员234万人;集成电路、个人计算机、彩电、光缆等主要电子信息产品产量分别达到223亿块、9365万台、1767万台和3383万芯公里。
(二)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江苏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在稳步扩大的同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形成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计算机、现代通信、数字视听等优势产品集群,约占产业的比重70%。下一代信息网络、电子核心基础产品、高端芯片、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010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专利申请量2102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9666件,占申请总量的46%;全省电子信息产业拥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49家。截止2010年底,共有67家单位参与了“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和“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中电科技55所的砷化镓射频集成电路、昆山维信诺的有机发光显示器件、长电科技的平面凸点封装等一批产品被评为国家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
(四)集聚发展效果明显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信息产业基地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目前,全省共拥有1个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4个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园、12个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15个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形成了沿江沿沪宁线信息产业密集带,其销售收入占全省的比重超过80%;4家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经过五年的发展,江苏电子信息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总体实力已跃上新台阶。但是,产业发展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对外依存度较高,代工制造和加工贸易企业所占比重较大,以国内需求和内资企业支撑产业增长的机制尚未形成;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总体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价值链中低端,“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特征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增强;产业政策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这些问题和矛盾,需要在“十二五”时期着力解决。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