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2012-07-18 07:45:02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第二章 发展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全省旅游业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全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总体要求,围绕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目标,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将旅游业发展与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产业素质,推动产业融合,加快配套旅游基础服务设施要素,进一步提升四川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发展大旅游,构建大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扩大内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将旅游业培育成四川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未来5年我省旅游业发展要把握好四个方面:
一是突出发挥旅游业综合功能。更加注重旅游业在扩大消费、吸纳就业、保护生态、传播文化和促进开放等方面的作用,服务全省科学发展大局。
二是突出发挥旅游业的“扶贫”作用和区域协同效应。加大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地震灾区等特殊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扶持,带动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是突出我省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继续发挥5大世界遗产的引领作用和世界品牌效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创新利用各类资源,积极开发具有鲜明特色和品牌化的旅游产品,推出精品线路,提升品质,塑造品牌,树立独特鲜明的旅游形象。
四是突出个性化的旅游服务。围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旅游需求,加快推进我省各类国家级旅游资源的景区化,不断培育旅游新业态,完善旅游服务要素,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特色服务,促进旅游服务升级,树立四川服务品牌。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十二五”时期,全省旅游业发展要重点坚持和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游客需求为导向,科学发展旅游业;努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提高旅游满意度,使旅游更加安全、便利、惠民,促进全民素质的优化提升。
——坚持加快发展。把旅游业发展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和推动,不断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保持高于全省经济、全国旅游业的增长率,缩小与全国和旅游发达地区差距,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
——坚持创新发展。深化旅游综合改革,推进旅游行业管理和企业经营体制创新;推进旅游业态创新,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提升旅游市场吸引力;创新旅游技术,加快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新的科技成果应用;深入实施科教兴旅和人才强旅战略,提高旅游行业创新发展能力。
——坚持统筹发展。统筹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构建文化、旅游协调发展机制,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文化旅游需求;统筹城市与乡村旅游发展,合理配置城乡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统筹旅游的经济功能与社会属性,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促进产业要素自由流动,全面加强要素市场对外开放的公共服务。对接国际标准,全面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管理水平和设施便利化程度。加强区域合作,进一步探索对外开放新形态,深化扩展国际合作内涵与外延。
——坚持绿色发展。强化旅游全行业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立足资源环境谋发展,倡导绿色消费观念,实现旅游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为四川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十二五”时期全省旅游业发展总体目标是:我省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在我国西部的排头兵优势更加突显。全省旅游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基本形成“大旅游”产业体系,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旅游应急救助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整体旅游形象更加鲜明,旅游目的地建设成效显著,区域旅游发展格局更为优化,旅游业在全省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更突出、作用更明显,基本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转变。具体体现在:
——旅游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15年,旅游业初步建设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全省旅游总收入超过4000亿元,年均增长16.7%,相当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3.6%;其中,国内旅游收入达到4012亿元,年均增长16%;旅游外汇收入达到8.5亿美元,年均增长19%。
——旅游市场不断扩大提升。到2015年,全省接待游客总人数超过4亿人次,其中,国内游客数达到3.99亿人次,年均增长8%;入境游客数达到240万人次,年均增长18%。开发形成一批新的旅游精品景区,旅游产品数量更加丰富,创建100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旅游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培育10家年旅游经营收入超过5亿元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50家年旅游经营收入过1亿元的中小型旅游企业。
——旅游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得到优化升级,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保险、旅游资讯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旅游业与第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观光旅游产品质量明显提升,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产品开发成效显著,养生、自驾游、美食、商务会展等高端和新兴旅游产品得到健康培育,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更为丰富,产品体系更为健全和优化。
——旅游资源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旅游业加快发展,旅游景区内污染物排放、废物回收利用达到国家有关标准,依法防治水土流失,减少植被破坏和景观破坏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在全行业范围内推进节能环保,建设一批低碳旅游示范城市,认证一批生态景区、循环型景区,创建一批绿色旅游饭店。到2015年底,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在2010年基础上下降20%。
——旅游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初步建立旅游安全法规、旅游安全预警、旅游安全控制、旅游应急救援、旅游保险“五位一体”的旅游安全保障机制,逐步完善旅游景区预警系统、服务场所防范系统、自驾车救援系统、旅游紧急救援系统等公共安全设施和应急队伍建设,形成信息畅通、协调有力、应对高效的旅游安全防范预警应急处置体系。进一步提高行业内及游客旅游安全意识。
专栏1 “十二五”时期旅游经济主要指标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